
【電】 tape-speed errors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計】 tape
【化】 band
【醫】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經】 belt
fast; invite; rapid; speed; velocity
【醫】 tacho-; tachy-
error
【計】 booboo; E; errors
【化】 deviation; error
【醫】 error
【經】 erro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帶速誤差”(Tape Speed Error)指磁帶錄音或播放設備實際運行速度與标準額定速度之間的偏差值。該術語源于模拟音頻技術領域,核心含義如下:
“帶速”指磁帶通過磁頭的線性速度(單位:英寸/秒或厘米/秒),如标準盒式磁帶額定速度為4.76 cm/s;“誤差”即實際測量值與标稱值的偏離程度。
電機驅動系統不穩定、皮帶老化或壓帶輪磨損等因素導緻轉速異常,直接影響音頻信號的時基和頻率精度。例如,+1%誤差會使錄制的1 kHz音頻信號回放時變為約1010 Hz,産生可聞音調偏移。
誤差超±0.5%即導緻人耳可辨的音高變化(參考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94-3标準),專業錄音要求誤差≤±0.1%。
在多機同步錄音系統中,設備間帶速差異會造成相位漂移,需定期校準(如使用3 kHz測試帶配合頻率計數器檢測)。
美國國家标準化協會(ANSI)S4.6标準定義了磁帶速度公差等級,A級設備要求±0.2%精度(來源:ANSI S4.6-1982)。
索尼專業錄音設備維護手冊指出,主導軸直徑偏差0.01mm可引起約0.3%速度誤差(來源:Sony TC-766 Service Manual)。
誤差範圍 | 聽覺影響 | 適用設備等級 |
---|---|---|
> ±3% | 明顯變調 | 民用級設備 |
±1%~3% | 可察覺失真 | 準專業級 |
< ±0.5% | 基本無損 | 廣播級設備 |
該術語現已延伸至數字領域,如硬盤錄像機的恒定比特率誤差(CBR Error),但核心仍指向時基精度控制。建議查閱《音頻工程手冊》(Audio Engineering Handbook)第7章“磁帶傳輸系統”獲取完整技術參數(來源:K. Davis, CRC Press)。
關于"帶速誤差"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磁帶設備(如錄音機、錄像機)在運行過程中,實際走帶速度與标準速度之間的偏差量。該術語常見于模拟磁帶技術領域,英文對應為"tape speed deviation"。
技術原理 在盒式收錄機中,磁頭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将電信號與磁信號相互轉換。帶速誤差會導緻:
影響因素 • 機械傳動部件磨損 • 馬達轉速穩定性 • 磁帶張力變化 • 環境溫濕度波動(參考中收錄機工作原理)
行業标準 專業級設備要求帶速誤差不超過±0.2%,民用級設備一般控制在±1.5%以内。該參數是衡量磁帶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注:如需了解具體設備的校準方法或更專業的測量标準,建議查閱《電聲技術》等專業期刊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