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ape supervisor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計】 tape
【化】 band
【醫】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經】 belt
【計】 supervising program; supervisor; supervisor program
supervisory program; supervisory routine
【經】 management procedure; management process
在漢英詞典中,"帶管理程式"對應的專業術語為"hypervisor",指一種實現硬件虛拟化的計算機軟件、固件或硬件,其核心功能是創建并運行虛拟機(Virtual Machines),允許多個操作系統共享同一物理計算資源。該概念最早由IBM于1967年提出,現已成為雲計算和服務器整合的關鍵技術。
根據IEEE 802.1Q标準定義,現代管理程式主要分為兩類: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2382标準指出,管理程式通過硬件抽象層實現CPU虛拟化、内存虛拟化和I/O虛拟化三大核心功能。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SP 800-125A特别強調其安全隔離特性,确保各虛拟機之間互不幹擾。
參考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202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全球93%的企業雲基礎設施使用基于KVM或Xen的管理程式架構。微軟技術文檔顯示,Windows Server 2025最新版本已集成增強型嵌套虛拟化功能,支持在虛拟機内二次運行管理程式。
“帶管理程式”這一表述需要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可能涉及管理學的流程設計或計算機領域的虛拟化技術。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方向的綜合說明:
管理程式指為實現特定管理目标而設計的規範化步驟體系,通常包含以下特征:
核心定義
是管理者實施管理的方針和步驟,通過優化重複性事務的處理流程提高效率。例如機關管理中,對文件審批、會議組織等流程的标準化設計。
兩大分類
在IT領域,“帶管理程式”通常指支持虛拟化技術的系統,例如:
基本功能
管理程式(Hypervisor)是創建和運行虛拟機的底層軟件,通過在物理主機(Host)上分配CPU、内存等資源,支持多個客戶機(Guest)同時運行不同操作系統。
應用場景
廣泛應用于雲計算平台,例如騰訊雲等服務商通過管理程式實現服務器資源的高效利用,允許Windows主機運行Linux虛拟機。
“帶管理程式”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領域細節,可參考對應來源:管理流程建議查看MBA智庫百科,虛拟化技術推薦騰訊雲開發者社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