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redit entry
credit side; lender
【經】 black ink; charge side; credit side; lender
【經】 entry; general journal entry; journal entry; journalize
在會計學及漢英雙語財務術語中,"貸方分錄"(Credit Entry)是複式記賬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的核心概念。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框架,貸方分錄指在會計賬簿的右側記錄的交易,其作用為:
經濟資源的流向标記
貸方分錄反映企業負債、所有者權益或收入的增加,或資産、費用的減少。例如企業收到股東注資時,需在"股本"賬戶的貸方記錄金額(來源:《基礎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修訂版)。
平衡方程的實現
根據會計恒等式 $資産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每一筆貸方分錄必然對應借方分錄,确保等式平衡。如企業向銀行借款100萬元,會計分錄為:
$$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貸:長期借款 1,000,000
$$
行業應用特征
在雙語財務報告中,"貸方"對應英文"Credit",區别于中文"貸記卡"等日常用語。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如普華永道)在審計實務中要求嚴格區分"貸方沖銷"(Credit Reversal)與"貸方調整"(Credit Adjustment)的操作差異(來源:PwC審計準則操作手冊,2024版)。
貸方分錄是複式記賬法的核心組成部分,用于記錄企業經濟活動對負債、所有者權益或收入的影響,同時确保會計等式的平衡(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以下是詳細說明:
貸方分錄位于會計分錄的右側,主要記錄以下變化:
每筆交易必須滿足“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的規則。例如,企業收到投資款100萬元,需同時借記“銀行存款”(資産增加)和貸記“實收資本”(所有者權益增加),金額均為100萬元。
貸方分錄通過系統記錄資金流動方向,幫助企業實現賬目平衡,便于内部管理和外部審計。例如,通過貸方金額可快速追蹤負債規模或收入增長情況。
提示:不同賬戶類型的借貸方向需嚴格區分,建議結合具體業務場景練習分錄編制,鞏固理解。如需完整案例,可參考中的貸款處理流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