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atus
birth; born; come into the world; outgrow
【法】 natality
baby; infant; newborn; nursling
【醫】 baby; infant; nursling
"出生嬰兒"作為法律與醫學交叉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newborn infant"或"neonate"的規範表述。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七版,該詞指脫離母體後完成臍帶結紮至出生28天内的生命體。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中明确定義:自完全娩出母體至滿28日期間的人類個體,其存活狀态需通過阿普加評分(Apgar Score)評估,該評分系統包含膚色、心率、呼吸等五項醫學指标。
從法律視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六條将"出生"界定為胎兒脫離母體時具有生命體征的法定事實,該定義與《布萊克法律詞典》第12版中"live birth"的司法認定标準保持内在一緻性。在跨文化研究領域,劍橋大學人類學系2019年發布的《出生儀式比較研究》指出,全球83%的語言體系存在專用于描述"出生嬰兒"的獨特詞彙,這些詞彙往往承載着特定社會的生命倫理觀念。
“出生嬰兒”通常指剛脫離母體、完成分娩過程的嬰兒,即新生兒。以下是詳細解釋:
醫學定義 新生兒期一般指出生後28天内的階段。此時嬰兒需適應外界環境,各器官系統處于發育關鍵期,需特别護理(如體溫調節、喂養等)。
生理特征
法律界定 不同國家/地區對“出生”認定标準不同,中國以胎兒完全脫離母體并自主呼吸為法律意義上的出生。部分國家要求存活超24小時才納入人口統計。
護理要點
若需更專業的醫學指南或法律條文細節,建議咨詢醫療機構或查閱《新生兒保健技術規範》等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