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x rights
除權(Ex-Rights)的漢英詞典釋義與金融解析
一、核心定義
除權(Ex-Rights)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配股票股利(如送股、轉增股)或配售新股後,在股票交易市場中調整股價的行為。除權日當天,股票簡稱前會标注“XR”,股價按分紅比例下調,以反映每股權益的攤薄。其英文術語“Ex-Rights”直譯為“不含權”,表明此後買入股票的投資者不再享有本次分紅配股的權利。
二、操作原理與計算公式
除權本質是股權登記日(含權)後對股價的技術性調整,确保市場公平性。例如:
$$
text{除權價} = frac{text{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 + text{送股比例}}
$$
假設登記日股價30元,送股後除權價調整為:$30 / (1 + 0.5) = 20$元。
$$
text{除權價} = frac{text{登記日收盤價} + text{配股價} times text{配股率}}{1 + text{配股率}}
$$
三、對投資者的影響
四、參考來源
(注:為符合原則,内容整合權威機構定義及規則,引用來源為可公開檢索的官方文件。)
除權是股票市場中常見的術語,指上市公司在向股東分配股票股利(如送股、轉增股本)或進行配股後,因總股本增加導緻每股實際價值下降,從而對股價進行調整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
除權(XR)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如送股、配股),使每股代表的淨資産減少,需從股價中剔除這部分影響的過程。例如,若公司每10股送1股,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數量增加,但總價值不變,股價需相應調整。
觸發場景
保持股價合理性
若不調整股價,新增股票會導緻價格虛高,誤導投資者對真實價值的判斷。例如,總股本擴大後,每股對應的公司資産減少,除權能反映這一變化。
維護公平性
除權确保新老股東權益一緻。若未除權,除權前持有者與除權後買入者獲得的每股權益不同,造成不公平。
市場表現
除權後股價通常下調,但投資者實際資産總額不變。例如,原股價10元,10送1後變為約9.09元($10 div 1.1$)。
以蛋糕店比喻:若原本一個蛋糕售價100元,分給10人,每人獲得價值10元的一份。若蛋糕切成11份,每人分到的價值變為約9.09元($100 div 11$)。除權類似這一過程,總價值不變,但每股“分量”減少,需重新定價。
《公司法》規定股東享有資産收益權(第四條),并按實繳出資比例分紅(第三十四條)。除權操作需遵循此類法規,确保分配合法。
除權是上市公司調整股價以反映股本變動的必要機制,旨在維護市場公平與透明度。如需了解具體案例或計算公式,可進一步查閱證券交易規則或上市公司公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