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lon; clone; pure line
在遺傳學與生物學領域,“純系”(英文:Pure Line 或Pure-breeding Line)是一個核心概念,指遺傳上高度一緻且能穩定遺傳其性狀的生物群體。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關鍵點:
遺傳同質性:純系内的所有個體在特定基因位點上擁有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組合(即純合基因型)。這意味着群體内個體間進行交配(自交或系内交配),後代在相關性狀上不會出現分離現象,表現出一緻的表型。例如,一個純系的豌豆植株,如果控制高度的基因是純合的(如均為顯性純合TT或隱性純合tt),那麼其後代植株的高度将全部表現為高莖或全部為矮莖,不會出現高矮混雜的情況。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遺傳學名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中國遺傳學會官網術語庫。
穩定遺傳性:純系最重要的特性是其性狀能夠穩定地遺傳給後代,不發生變異(在未發生突變的前提下)。這種穩定性源于其基因型的純合性,使得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分離和重組不會在該性狀上産生新的基因型變異。這是進行遺傳學實驗(如孟德爾定律驗證)和動植物育種(如選育優良品系)的基礎。
來源:Snustad, D. P., & Simmons, M. J. (2012). Principles of Genetics (6th ed.). John Wiley & Sons;《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卷。
建立方式:純系通常通過連續多代(通常至少6代以上)的嚴格自交(植物)或近親交配(動物,如兄妹交配)并結合嚴格的選擇而獲得。這個過程旨在淘汰雜合基因型,最終篩選出在目标性狀上基因型完全純合的個體及其後代群體。
來源:Griffiths, A. J. F., et al. (2015).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11th ed.). W. H. Freeman;《遺傳學》戴灼華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純系”在漢英詞典中的對應術語是Pure Line 或Pure-breeding Line。它特指一個經過多代近交或自交選育形成的生物群體,其成員在特定基因位點上具有完全相同的純合基因型,群體内交配後代在相關性狀上表現一緻且穩定不分離。這一概念是遺傳學研究和育種實踐的重要基石。
純系是遺傳學與育種學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特定繁殖方式形成的遺傳均一的群體,具體解釋如下:
純系是由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純合個體組成的群體,通過自交或長期連續近親交配形成。例如,在植物中,菜豆經多代自交後,後代基因型趨于一緻,形成純系。此時,個體間的表型差異僅由環境引起,無法通過選擇改變遺傳特性。
由丹麥遺傳學家約翰森(W.L. Johannsen)提出,強調兩點:
在家禽育種中,通過閉鎖繼代選育(連續3-5代)形成純系,使有利基因頻率增加、不利基因減少,最終獲得遺傳穩定的種群。例如,高産蛋雞品系需經過多代選育以維持産蛋性狀的穩定性。
總結而言,純系是遺傳學研究與育種實踐的重要基礎,其理論為性狀固定和品種改良提供了科學依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