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純金本位制英文解釋翻譯、純金本位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gold bullion standard

分詞翻譯:

純的英語翻譯:

pure; ******

金本位制的英語翻譯:

【法】 gold standard

專業解析

純金本位制(Pure Gold Standard),又稱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是一種以黃金作為唯一法定本位貨币的貨币制度。在該體系下,貨币的價值直接與固定重量的黃金挂鈎,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黃金即貨币

    國家規定金币為無限法償貨币(Compulsory Legal Tender),具有強制流通能力。單位貨币(如1英鎊、1美元)的價值等同于法定含金量的黃金。例如,1816年英國《金本位法案》規定1英鎊含純金7.32238克 。

  2. 自由鑄造與熔毀

    公衆可自由将黃金送至造币廠鑄造金币(Free Coinage),也可将金币熔化為黃金條塊,确保黃金與金币按官定比例雙向兌換 。

  3. 黃金自由流通

    允許黃金在國際間自由進出口,彙率由兩國貨币的含金量之比(鑄币平價,Mint Parity)決定,波動幅度受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s)限制,即彙率波動上限為"平價+黃金運輸成本",下限為"平價-運輸成本" 。

  4. 準備金制度

    中央銀行需持有黃金儲備以維持兌換承諾,紙币發行量嚴格受黃金儲備約束,形成自動調節機制(如大衛·休谟的"價格-鑄币流動機制")。

曆史地位與終結

純金本位制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主導全球金融體系,但因其缺乏彈性,于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被各國逐步放棄(如英國1931年退出),最終由金彙兌本位制及布雷頓森林體系取代 。


權威參考資料:

  1. Bank of England, "The Gold Standard"
  2. Federal Reserve History, "Gold Standard"
  3. IMF, "Monetary Syste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4.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Gold Standard"
  5.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網絡擴展解釋

純金本位制,又稱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中最典型、最純粹的形式,盛行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約1880-1914年)。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純金本位制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币,貨币價值與黃金直接挂鈎。具體表現為:

  1. 自由鑄造:個人可将黃金交由國家鑄币局鑄造為金币,反之也可将金币熔化為黃金。
  2. 自由兌換:流通中的輔币(如銀币)和銀行券可按面值隨時兌換為等值金币或黃金。
  3. 黃金自由流動:允許黃金在國家間自由輸出輸入,不受限制。
  4. 彙率穩定:各國貨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鑄币平價”)決定彙率,波動幅度受黃金運輸成本限制(稱為“黃金輸送點”)。

二、運行機制


三、曆史地位與局限性


四、與其他金本位形式的區别

純金本位制不同于金塊本位制(僅允許大額兌換黃金)和金彙兌本位制(以外彙儲備間接挂鈎黃金),其特點是黃金與貨币的直接、無限制兌換。


如需進一步了解金本位制的曆史影響或現代讨論,可參考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