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process polluted water
deal; dispose; handle; manage; manipulate; process; tackle; transact
【計】 processing
【化】 curing
【醫】 disposal; processing; treatment
【經】 deal; disposal; disposition; handle; process; processing; treatment
sewage; slops; sullage
【化】 effluent; effluents; foul water; polluted water; septic sewage
sewerage; slops
【醫】 sewage; sullag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處理污水"對應的标準英文譯法為"sewage treatment"或"wastewater treatment",指通過物理、化學及生物技術手段去除水體污染物的系統工程。根據《牛津環境科學詞典》的定義,該過程包含初級處理(篩濾、沉澱)、二級處理(生物降解有機物)和三級處理(深度過濾消毒)三個階段。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在《市政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中特别強調,現代處理工藝需實現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和TSS(總懸浮物)濃度分别低于30mg/L和20mg/L的排放标準,其數學表達式為: $$ C{effluent} = C{influent} times (1-eta) $$ 其中η代表各處理單元的綜合去除效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數據表明,規範化的污水處理可使水傳播疾病發生率降低40-60%,這直接印證了該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關鍵作用。
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已從2000年的不足15%提升至2023年的97.4%,标志着該術語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重大進展。通過膜生物反應器(MBR)等創新技術的應用,當代污水處理廠已能實現85%以上的磷回收率和90%的能源自給率。
污水處理是指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手段,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轉化或降解,使其達到排放或再利用标準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物理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
預處理
去除大顆粒雜質(如垃圾、砂石),常用格栅、沉砂池。
一級處理
物理法為主,進一步沉澱懸浮物,BOD去除率約20%。
二級處理
生物法為主,降解90%以上有機物,使水質達到排放标準。
三級處理(深度處理)
針對難降解污染物(如氮、磷、微量有機物),采用化學法或膜技術(反滲透、電滲析)。
污泥處理
對沉澱的污泥進行脫水、穩定化處理,減少環境風險。
如需更完整的技術細節或案例,可參考、3、5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