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vertical bar
【機】 perpendicular
symbol; sign; attribute; mark; seal; signal; stamp; totem
【計】 ATR; ATTR; flag; label; mark; marking; tabbing
【化】 marking; stenciling
【醫】 label; mark; notation
【經】 identification mark
在漢英詞典及幾何學語境中,垂線标志(符號:⊥)表示兩條直線或平面形成的90度直角相交關系。該符號廣泛應用于數學、工程制圖及物理學科,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幾何垂直定義
垂線标志嚴格對應“垂直”的幾何關系。當符號标注于兩條直線(如AB⊥CD)或直線與平面之間,表明二者形成正交狀态。該定義源自歐幾裡得幾何的公理體系,是空間直角坐标系的基礎。
符號形态解析
符號“⊥”由水平短橫與垂直豎線構成,直觀展現直角相交特征。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術語為“perpendicular symbol”,德語作“senkrecht Symbol”,日文稱“垂直記號(すいちょくきごう)”,體現多語言符號一緻性。
工程應用規範
《GB/T 4457.4-2002機械制圖》規定,垂線标志需以0.25mm細實線繪制,與參照線保持精确的90度夾角。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28-24:2014對符號比例作出1:√2的黃金分割規範。
學術參考文獻:
垂線的定義和實際應用中的标志性作用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核心概念
垂線指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90°)時的位置關系。例如,若直線L與L'相交且夾角為直角,則互為垂線,交點稱為垂足。
關鍵性質
垂線在交通标志和道路規劃中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垂線既是幾何學中“垂直關系”的體現,又在現實中通過标志性設計發揮引導作用。其數學特性與實用性共同構成了“垂線标志”的雙重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