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yath.; cyathus
hypophysis; pituitary
【醫】 appendices suprasphenoidalis; appendix cerebri; colatorium
glandulae basilaris; hypophysis; hypophysis cerebri; master glands
pituitarium; pituitary; pituitary appendage; pituitary bo***s
pituitary glands; somatic center
funnel; tundish
【化】 funnel; hopper
【醫】 choana; funnel; infundibulum
垂體漏鬥(Pituitary Infundibulum)是連接下丘腦與垂體後葉的神經組織結構,英文術語為“Infundibulum of the Pituitary Gland”。其主體由下丘腦神經元軸突延伸形成,外觀呈漏鬥狀,内部包含垂體門脈系統的初級毛細血管網。這一結構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神經纖維束傳遞下丘腦合成的抗利尿激素(ADH)和催産素至神經垂體儲存,同時通過門靜脈系統将下丘腦釋放激素輸送到腺垂體,調控促甲狀腺激素(TSH)、生長激素(GH)等分泌。
從解剖學角度看,垂體漏鬥可分為三部分:①漏鬥柄(Infundibular Stem)——連接下丘腦與垂體的細長管道;②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富含神經内分泌細胞的膨大區域;③結節部(Pars Tuberalis)——包裹漏鬥柄的腺垂體組織。該結構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垂體上動脈,其獨特的門脈循環系統保證了激素輸送的高效性。
臨床醫學領域特别關注該區域的病理變化,如漏鬥部腫瘤可能導緻尿崩症或垂體功能減退。影像學檢查中,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晰顯示漏鬥部的形态變化,正常成人漏鬥部直徑約為3.2±0.6毫米。研究顯示,約15%的先天性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存在垂體漏鬥發育異常。
垂體漏鬥是垂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神經垂體的延伸部分,主要功能是連接下丘腦與腺垂體,參與激素傳遞與調節。以下從定義、結構和功能三方面詳細說明:
垂體漏鬥(又稱漏鬥部)是神經垂體的組成部分,位于垂體後葉上方,呈細長的管狀結構。它通過垂體柄(漏鬥柄)與下丘腦相連,懸垂于腦底部蝶骨的垂體窩内。
垂體漏鬥是神經垂體連接下丘腦的關鍵結構,承擔激素傳遞與儲存功能,其形态和位置異常可能引發多種内分泌疾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