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scherson's vesicles
【機】 ar-
go to bed; have a rest; knock off
like so; you
dark; full of trees; gloomy; in multitudes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alveol-; alveoli; alveolo-; alveolus
阿歇爾森氏小泡(Aschoff's body),在胚胎學中指早期囊胚腔,是哺乳動物胚胎發育桑葚胚階段向囊胚轉化時形成的、充滿液體的腔隙結構。該術語源自德國病理學家和胚胎學家路德維希·阿歇爾森(Ludwig Aschoff, 1866–1942)的研究,用于描述胚胎早期形态發生的關鍵标志。
定義與形态
阿歇爾森氏小泡是桑葚胚細胞重組後形成的空心球狀結構,内層細胞(内細胞團)未來發育為胚胎本體,外層細胞(滋養層)分化為胎盤組織。其出現标志胚胎進入囊胚期(Blastocyst stage),為後續着床做準備 。
發現背景
路德維希·阿歇爾森在20世紀初系統研究胚胎早期發育,首次詳細描述了該結構的動态變化及其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學界遂以其姓氏命名 。
胚胎學意義
《人類胚胎學》(Human Embryology)
Carlson, B.M. (2019). Human Embryolog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Elsevier.
鍊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book/9780323523752/human-embryology-and-developmental-biology
(第4章詳述囊胚腔形成機制)
《胚胎學經典研究》
Aschoff, L. (1905). Beiträge zur Embryonalentwicklung der Säugetiere. Archiv für mikroskopische Anatomie.
鍊接: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241
(原始文獻,需通過學術數據庫訪問)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lastocyst Development." MedlinePlus.
鍊接: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2398.htm
(囊胚期結構的臨床定義與功能說明)
“阿歇爾森氏小泡”(Ascherson's vesicles)是醫學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該術語指一種特殊的小泡結構,其核心為脂質或油性物質(即“油點”),外層包裹着一層薄的白蛋白(一種蛋白質)。這種結構可能存在于特定組織或病理條件下,常通過顯微鏡觀察識别。
雖然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具體應用場景,但類似小泡結構常見于組織病理學或細胞學研究,可能與細胞分泌、代謝異常或某些疾病(如脂質沉積症)相關。建議結合臨床案例或專業文獻進一步分析。
若需更深入的醫學背景(如具體疾病關聯、形成機制等),可參考權威醫學詞典或病理學教材。當前定義主要基于術語翻譯及形态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