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蟲菊(學名: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英文對應詞為"Dalmatian Pyrethrum"或"Insect-Flower"。該植物因含有天然殺蟲成分「除蟲菊酯(Pyrethrins)」而聞名,其幹燥花頭經粉碎後可制成生物農藥。
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除蟲菊原産于巴爾幹半島,現主要栽培于肯尼亞、盧旺達等東非國家。其有效成分作用于昆蟲神經系統,能快速麻痹害蟲卻不含化學毒性殘留,因此被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認定為有機農業推薦藥劑。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除蟲菊酯通過阻斷鈉離子通道影響神經傳導,對溫血動物相對安全。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植物學名詞術語》中特别指出,除蟲菊與觀賞菊花的區别在于其花心呈明顯凸起的半球形,花瓣較短且呈乳白色。世界衛生組織(WHO)将其提取物列入飲用水消毒劑候選名單,證實其生态安全性。
除蟲菊是一種具有殺蟲特性的菊科植物,其名稱來源于其顯著的驅蟲功效。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除蟲菊(學名: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白色絹毛。葉片呈卵狀長圓形,二回羽狀深裂,頭狀花序頂生,外圍為白色舌狀花,中心為黃色管狀花。原産于歐洲,現廣泛栽培于中國華東、西南等地。
其花朵含除蟲菊素(天然拟除蟲菊酯),通過麻痹昆蟲神經系統實現殺蟲效果。該成分對蚊、蠅、蚤等有害昆蟲高效,但對哺乳動物毒性極低,且見光易分解為無害物質,被譽為“無公害殺蟲劑”。
除蟲菊花語為“優雅、純潔”或“默默守護”,因其兼具觀賞性與實用功能,常被賦予自然衛士的寓意。
除蟲菊是集生态價值、經濟價值與美學價值于一體的特殊植物,其天然殺蟲特性在現代農業和環保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