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tringy floopy
bunch; cluster; get things mixed; skewer; strand; string together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flexible; gentle; mild; pliable; soft; supple; weak
【醫】 lepto-; malaco-
disk; diskette
【計】 disk; DSK; MD
【化】 magnetic disk
【經】 disk
串狀軟性磁盤(英文:Floppy Disk in Reel Form)是早期計算機存儲設備的一種特殊形态,其核心特征在于物理形态和存儲方式。以下為詳細解釋:
術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該術語指将軟性磁盤(Floppy Disk)的磁性介質制作成連續的帶狀(類似磁帶),并卷繞在卷軸(Reel)上存儲和使用的形式。與常見的單片、硬質封套保護的3.5英寸或5.25英寸軟盤不同,它呈“串狀”或“卷狀”。這種設計旨在提供更大的存儲容量或適應特定早期系統的機械結構。
物理結構與工作原理
其基本組成包括:柔性磁性介質帶(通常為聚酯薄膜塗覆磁性材料)、卷軸、驅動電機和讀寫磁頭。工作時,介質帶從一個卷軸釋放,經過磁頭進行數據讀寫,再卷繞到另一個卷軸上。數據以磁道形式記錄在帶狀介質上,存取方式類似于開盤式磁帶機,但介質本身基于軟盤技術。
曆史背景與應用場景
這是軟盤技術發展早期的一種實驗性或特定系統采用的形态,主要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它并非個人計算機的主流存儲介質,而是更可能應用于某些早期微型計算機系統、專用工作站或工業控制設備中,作為大容量(相對于當時标準軟盤)可移動存儲方案。隨着标準軟盤技術的成熟(特别是封裝在硬質保護套内的形式)和硬盤成本的下降,這種形态很快被淘汰。
技術演進與替代
“串狀軟性磁盤”代表了軟盤技術向更高容量探索的一個分支。其局限性(如存取速度較慢、機械結構複雜、易受污染損壞)使其未能普及。它最終被标準軟盤(如8英寸、5.25英寸、3.5英寸)以及後來的Zip磁盤、CD-ROM和USB存儲設備所取代。
參考資料來源:
關于“串狀軟性磁盤”這一術語,目前可查證的信息有限。根據常規存儲設備知識及現有搜索結果分析:
基礎概念
軟性磁盤(Floppy Disk)是早期計算機使用的可移動存儲介質,由柔性磁片封裝在方形塑料殼中構成,容量通常為1.44MB(如3.5英寸軟盤)。其名稱源于盤片的物理柔韌性。
對“串狀”的推測
現有技術資料中未見“串狀軟性磁盤”的規範定義。可能存在的解釋包括:
建議核實方向
若該術語來源于特定文獻或設備,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常規存儲設備分類中,磁盤僅分為硬磁盤(硬盤)和軟磁盤(軟盤),無“串狀”子類。
如需進一步探讨,請補充術語出處或應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