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ogrammed controlled computer
【計】 programmed control
【化】 program control; programmed control
【經】 program control
adding machine; calculating machine; calculator
【計】 brain unit; compute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or; FONTAC; ILLIAC IV
【經】 calculating machine
程式控制計算機(Program-Controlled Computer)是一種基于存儲程式概念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其核心特征是通過預先編寫并存儲在内存中的指令序列(即程式)來控制硬件操作。該概念由馮·諾依曼于1945年提出,構成了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其工作原理可分為三階段:從内存中讀取指令、解析指令内容、執行算術邏輯單元(ALU)或控制單元對應的操作,整個過程由中央處理器(CPU)循環完成。
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英文為“Stored-Program Computer”,強調程式與數據共享同一存儲空間的特性。例如《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定義其為“a computer that stores instructions in memory to control its operation”。典型應用包括科學計算、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嵌入式設備,如工業機器人通過預載控制程式實現精密操作。
關鍵組件包含:
(注:因平台限制,實際引用來源未以超鍊接形式展示,但内容整合自馮·諾依曼架構原始論文、IEEE計算機協會技術文檔、《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等權威出版物。)
“程式控制計算機”指通過預先編寫的程式指令來管理和協調計算機各部件工作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其核心原理是“存儲程式”概念,即程式和數據存放在存儲器中,計算機按順序讀取指令并自動執行。以下是關鍵點解析:
總結來看,“程式控制計算機”通過程式指令驅動硬件運行,是計算機能高效處理複雜任務的基礎。其設計理念至今仍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