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ogram-controlled sequential computer
【計】 programmed control
【化】 program control; programmed control
【經】 program control
【計】 time sequencing; time series; timing sequence
adding machine; calculating machine; calculator
【計】 brain unit; compute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or; FONTAC; ILLIAC IV
【經】 calculating machine
程式控制的時序計算機(Program-Controlled Sequential Computer)是一種基于預設指令集和時鐘信號協調操作的數字化計算設備。該概念融合了程式控制邏輯與時序電路設計原理,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程式控制機制
系統通過存儲程式架構(Stored Program Concept)執行指令序列。每條機器指令包含操作碼(Opcode)和操作數(Operand),由控制單元(Control Unit)解碼後驅動運算器、寄存器等組件協同工作。這種架構最早在馮·諾依曼體系中被系統闡述,現已成為現代計算機的基礎設計範式。
時序同步特性
所有操作嚴格遵循時鐘周期(Clock Cycle)劃分,通過石英晶體振蕩器産生基準時序信號。關鍵時序參數包括時鐘頻率(如3.0GHz)、指令周期(Instruction Cycle)和機器周期(Machine Cycle)。IEEE 754标準明确規定了浮點運算的時序約束條件,确保不同設備間的計算一緻性。
層級化執行架構
典型系統包含五級流水線結構:取指(IF)、譯碼(ID)、執行(EX)、訪存(MEM)和寫回(WB)。這種設計在《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Hennessy & Patterson著)中有詳細論證,通過指令級并行(ILP)提升吞吐率,同時維持嚴格的時序确定性。
該架構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系統(如PLC)、航天器導航計算機和金融交易系統,其可靠性已通過DO-178C航空電子認證标準驗證。在處理器設計領域,Intel IA-32架構手冊第6章專門論述了時鐘門控(Clock Gating)技術在時序優化中的應用。
程式控制的時序計算機是指通過預設程式來管理操作信號執行順序的計算機系統,其核心在于對指令和操作的時間順序進行嚴格控制,以确保系統高效、有序地運行。以下是關鍵點解析:
若時鐘頻率為 $f$,則單個時鐘周期為: $$ T = frac{1}{f} $$ 多個操作的總耗時可表示為各階段周期數之和: $$ T_{text{total}} = n cdot T $$
總結來看,程式控制的時序計算機通過程式邏輯和時序機制協調軟硬件操作,是計算機高效可靠運行的基礎。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或操作系統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