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程式錯誤英文解釋翻譯、程式錯誤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rogram error

分詞翻譯:

程式的英語翻譯:

formality; ground rule; procedure; proceeding; process; program
【計】 P; problem determination aid; PROC; program; related channel program
【化】 sequence
【經】 program; sequence

錯誤的英語翻譯:

error; mistake; balk; baulk; falsity; inaccuracy; slip; stumer
【計】 booboo; bug; error; mistake
【醫】 error; vice; vitium
【經】 error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程式錯誤”指計算機程式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非預期行為或結果。其核心含義與英文術語“bug”或“software bug”直接對應,具體解析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中英對照

  1. 漢語釋義

    “程式錯誤”指編程時因代碼缺陷導緻的邏輯異常、功能失效或系統崩潰現象。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強調“計算機執行指令時産生的偏差”。

  2. 英文對應術語

    • Bug:通用術語,指代任何軟件缺陷(源自1947年哈佛馬克二型計算機飛蛾事件。
    • Software Fault:強調代碼層面的錯誤根源(IEEE标準術語。
    • Defect/Error:側重功能偏離需求的失效狀态(ISO/IEC 25010标準。

二、錯誤類型與實例

錯誤分類 漢語描述 英文術語 典型案例
語法錯誤 代碼違反編程語言規則 Syntax Error 缺少分號(C語言)、縮進錯誤(Python)
邏輯錯誤 程式輸出結果不符合預期 Logical Error 循環條件錯誤、算法邊界值遺漏
運行時錯誤 執行期間觸發的異常 Runtime Error 空指針引用、數組越界訪問
資源錯誤 内存/線程等系統資源處理不當 Resource Error 内存洩漏、死鎖

三、權威來源與曆史背景

  1. 詞源考據

    “Bug”一詞的現代計算機語義始于1947年,工程師在哈佛馬克二型計算機繼電器中發現飛蛾,記錄為“First actual case of bug being found”(首個發現蟲子的實例),現存于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2. 行業标準定義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IEC/IEEE 24765:2017中将程式錯誤明确定義為:

    “軟件項中可能導緻系統或組件無法執行其要求功能的缺陷”。

  3. 學術研究支持

    卡内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SEI)的實證研究表明,約60%的軟件錯誤源于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僅15%來自編碼過程(2020年報告。


參考文獻

  1.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Bugs》,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2.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IEEE Std 610.12-1990).
  3. ISO/IEC/IEEE 24765:2017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Vocabulary.
  4. Software Defect Origin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EI Technical Report.

網絡擴展解釋

程式錯誤(Bug)指計算機程式中存在的缺陷或錯誤,導緻程式無法按預期運行或産生錯誤結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特征

程式錯誤是代碼中的邏輯漏洞或技術缺陷,主要表現為:

  1. 程式崩潰(如内存溢出)
  2. 功能異常(如計算錯誤)
  3. 性能問題(如死循環)

二、常見類型

  1. 語法錯誤
    違反編程語言規則(如缺少分號、拼寫錯誤),編譯時即被發現。

  2. 邏輯錯誤
    程式可運行但結果錯誤(如錯誤的條件判斷),例如:

    if (a = b)// 應為 ==
  3. 運行時錯誤
    程式執行時發生的意外(如除零錯誤、空指針訪問),常見于:

    print(10 / 0)# ZeroDivisionError
  4. 資源錯誤
    内存洩漏、文件未關閉等資源管理問題,可能導緻系統崩潰。

三、影響層級

四、處理與預防

  1. 調試方法

    • 斷點調試(GDB、IDE工具)
    • 日志追蹤
  2. 測試策略
    | 測試類型 | 說明 | |---|---| | 單元測試 | 驗證單個模塊 | | 集成測試 | 檢查模塊交互 |

  3. 預防措施

    • 代碼審查(Code Review)
    • 靜态分析工具(如ESLint)
    • 異常處理機制:
      try {
      // 風險代碼
      } catch (Exception e) {
      // 錯誤處理
      }

五、曆史背景

首個著名bug是1947年哈佛馬克II計算機中的飛蛾故障,開啟了"debugging"術語的由來。

理解程式錯誤需要結合具體開發環境,建議使用版本控制系統(如Git)追蹤代碼變更,配合自動化測試持續驗證程式正确性。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