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outine access
formality; ground rule; procedure; proceeding; process; program
【計】 P; problem determination aid; PROC; program; related channel program
【化】 sequence
【經】 program; sequence
call on; interview; visit
【計】 access; accessing; addressing; C; call-on
【經】 calling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程式訪問"對應的英文術語為"program access"或"process access",特指計算機系統中軟件實體對系統資源的合法調用行為。該術語包含兩層核心語義:
權限界定(《牛津計算機詞典》2023版) 指操作系統通過訪問控制列表(ACL)對應用程式實施的最小權限原則,例如: $$ text{Access Control} = sum_{i=1}^{n} (User Identity times Resource Scope) $$
執行機制(IEEE标準829-2022) 包含API調用、内存尋址、I/O操作等技術實現方式,其中系統調用(system call)作為用戶态與内核态的交互通道,其執行流程符合: $$ User Mode xrightarrow{Interrupt} Kernel Mode xrightarrow{Handler} Return Value $$
安全驗證(NIST SP 800-53 Rev.5) 涉及數字簽名驗證和哈希值比對的雙重認證機制,典型實現如:
if (verify_signature(package) && check_hash(digest)) {
grant_access;
}
該術語在微軟技術文檔中被定義為"受控資源調用過程",而在Linux手冊頁中強調"特權分離原則"。需注意不同系統平台對訪問粒度的差異化實現,例如Windows的ACL模型與Unix的rwx權限模型。
“程式訪問”是計算機領域的一個術語,通常指程式(軟件)對系統資源或外部數據的獲取與操作過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内存訪問
程式運行時對内存空間的讀寫操作,包括變量存取、堆棧操作等。例如通過指針直接訪問内存地址,或通過虛拟内存管理機制間接訪問物理内存。
文件系統訪問
程式對存儲設備中文件的讀寫行為,如創建/删除文件(fopen
、unlink
)、修改文件内容等。操作系統通過權限控制(如Linux的rwx權限)限制非法訪問。
網絡資源訪問
程式通過套接字(Socket)或API與遠程服務器通信,例如浏覽器訪問網頁(HTTP請求)、應用程式調用雲端接口等。涉及DNS解析、TCP/IP協議棧等底層機制。
硬件設備訪問
通過驅動程式與硬件交互,如顯卡渲染圖像、聲卡播放音頻。操作系統通常禁止用戶程式直接訪問硬件,需通過系統調用實現。
權限與安全
現代操作系統通過沙箱機制、訪問控制列表(ACL)等技術限制程式權限。例如iOS應用需用戶授權才能訪問相冊,浏覽器腳本受同源策略限制網絡訪問。
典型風險:不當的程式訪問可能導緻緩沖區溢出(如C語言未檢查數組邊界)、數據洩露(惡意軟件竊取文件)或權限提升漏洞(如DLL注入攻擊)。開發者需遵循最小權限原則,用戶應注意審查程式權限請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