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stria
奧地利(Àodìlì) 是歐洲中部内陸國家的正式中文譯名,對應的英文名稱為Republic of Austria(奧地利共和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國名釋義與語言起源
“奧地利”一詞源于古高地德語“Ostarrîchi”,意為“東方王國”。該名稱首次見于公元996年神聖羅馬帝國文獻,後演變為拉丁語“Austria”,最終形成現代中英文名稱。
地理與行政區劃
奧地利位于歐洲中部,東鄰匈牙利,西接瑞士,國土面積83,879平方公裡,劃分為9個聯邦州。首都維也納(Vienna)是聯合國四大官方駐地之一,以音樂之都聞名。
政治體制與憲法框架
根據《奧地利聯邦憲法》,該國實行聯邦議會制共和政體,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為聯邦總理。立法權由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共同行使。
文化象征與國際影響
奧地利是德語文化圈核心國家,誕生了莫紮特、舒伯特等音樂家,其傳統音樂與巴洛克建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産。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為全球文化盛事。
經濟與社會發展
作為高度發達國家,奧地利人均GDP位居全球前列,以精密機械制造、旅遊業為主導産業。維也納連續多年在“全球最宜居城市”評選中位列前十。
“奧地利”是一個地理和國家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奧地利”是漢語對該國德語名稱Österreich的音譯。其字面拆分中,“奧”指深奧、隱秘(源自“室内的西南角”原義),“地”指土地,“利”為音譯後綴,整體構成對德語國名的音義結合表達。
地理位置
位于中歐内陸,國土面積約8.39萬平方公裡(與我國吉林省相近),與8國接壤:東鄰匈牙利、斯洛伐克,南連意大利、斯洛文尼亞,西接瑞士、列支敦士登,北靠德國、捷克。
人口與行政
2024年人口約918萬(與河北邯鄲市人口相當),全國劃分為9個聯邦州,首都維也納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最大城市(人口約200萬)。
以音樂文化聞名世界(如維也納“音樂之都”稱號),擁有豐富的曆史遺産,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匈帝國核心地區,現存多處城堡、宮殿等古迹。
阿爾卑斯山脈橫貫全境,多瑙河流經東北部,氣候兼具海洋性與大陸性過渡特征,森林覆蓋率高達45%。
(注:如需更詳細曆史沿革或行政區劃信息,可查看、6、9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