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st coding
costing
【經】 cost; cost,insurance,freight by plane; degression
coding
【計】 coding; encipher; encode; encoding
【化】 code; encode
【經】 encode
成本編碼(Cost Coding)是財務管理與會計系統中的标準化分類标識體系,主要用于系統化追蹤、歸集和分析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産生的費用。該編碼通常由字母、數字或組合構成,對應特定的成本項目或部門,例如“M-2025”可能代表“2025年市場營銷部門差旅費”。
從漢英對照視角,成本編碼對應術語為“cost code”或“expense code”。根據《英漢會計詞典》(第三版),其核心功能包含三點:(1) 實現成本項目的唯一标識;(2) 支持跨部門費用分攤;(3) 為預算編制提供數據基礎。典型結構包含四級分類:企業代碼(如C001)-部門代碼(如D12)-科目代碼(如AC500)-時間标識(如2025Q3)。
在工程管理領域,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成本控制指南》指出,成本編碼需遵循WBS(工作分解結構)原則,确保每個編碼對應可交付成果的獨立成本單元。例如基礎設施項目可能設置“CON-STR-001”表示土建工程基礎部分成本。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IAS 23借款費用》應用指南中強調,資本化成本的編碼必須區别于經營性支出,通過特定前綴(如CAP-)标注,以滿足財務報告合規性要求。
"成本編碼"是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用于分類和追蹤不同成本項目的标識系統,主要功能在于标準化管理和精細化核算。以下是詳細解析:
成本編碼指通過數字、字母或符號組合,對物料、生産活動或費用項目進行唯一标識的系統。例如,提到這是"對甲方生産或采購的物料進行成本編碼,便于成本控制"的管理手段。
編碼類型 | 功能說明(參考) |
---|---|
Y | 成本計算來源單據,直接影響當期單位成本 |
y | 成本調整單據,将金額調整至次月月初 |
R/r | 返工業務專用編碼,區分返工入庫與領料成本 |
N | 月末計價後自動賦值的單據 |
主要應用于ERP系統(如提到的易飛系統)、成本核算軟件等場景,通過公式實現動态計算: 月加權成本公式示例: $$ 單位成本 = frac{期初金額 + 本期Y金額 + 本期R金額}{期初數量 + 本期Y數量 + 本期R數量} $$
建議需要具體應用的企業參考、4中的系統實施案例,或查看的ACCA成本管理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