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behmeier's spirillum; Spirillum obermeieri
abstruse; profound
【醫】 mayer; my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spirilla
奧伯邁爾氏螺菌(Spirillum obermeieri)是梅毒病原體——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的舊稱,屬于細菌域、螺旋體科。該命名源于19世紀德國微生物學家奧伯邁爾(Hugo von Obermeier)的貢獻,他在1873年首次在梅毒患者的血液中觀察并描述了這種螺旋形微生物,從而将梅毒病因與特定病原體聯繫起來。
主要特征與醫學意義:
形态學
該菌體呈纖細螺旋狀,長度約5-20微米,寬0.1-0.5微米,具有6-14個緊密螺旋,革蘭氏染色陰性但難着色,需暗視野顯微鏡或特殊染色(如鍍銀法)觀察其運動性及形态。
緻病機制
通過皮膚黏膜微小破損侵入人體,引起系統性感染(梅毒)。其表面脂蛋白激活免疫細胞釋放炎性因子,導緻血管内皮損傷、組織壞死及特征性病變(如硬下疳、梅毒疹)。
現代分類更新
隨着微生物分類學發展,該病原體現被歸為密螺旋體屬,學名修訂為Treponema pallidum subsp. pallidum。舊稱“奧伯邁爾氏螺菌”仍見于部分曆史文獻,但當前标準術語為“蒼白密螺旋體”。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注:現代醫學文獻中建議優先使用“蒼白密螺旋體”以符合國際微生物命名規範。
奧伯邁爾氏螺菌(學名:Spirillum obermeieri)是一種螺旋形細菌,屬于螺菌屬(Spirillum)。根據醫學文獻記載,該菌與回歸熱的病原體相關,其同義詞包括"回歸熱包柔氏螺旋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分類與命名
該菌的拉丁學名源自德國微生物學家奧伯邁爾(Otto Obermeier),他在19世紀首次發現并描述了這種病原體。現代分類學中,該菌可能被歸類于包柔氏螺旋體屬(Borrelia),因此常與"回歸熱包柔氏螺旋體"(Borrelia recurrentis)存在關聯。
醫學意義
該菌是回歸熱(Relapsing Fever)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回歸熱是一種以周期性高熱為特征的傳染病,通過體虱或蜱蟲叮咬傳播。其緻病機制與細菌表面蛋白的抗原變異有關,可導緻患者反複發熱。
詞源與翻譯
英文名稱為"Spirillum obermeieri"或"Obermeier's spirillum",其中"spirillum"指螺旋菌形态特征,"obermeieri"為紀念發現者奧伯邁爾的拉丁化命名。
注:現代醫學文獻中,該病原體更多使用"Borrelia recurrentis"這一名稱,而"奧伯邁爾氏螺菌"作為曆史名稱仍見于部分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傳播途徑或臨床特征,建議查閱權威醫學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