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HYPER channel
super
【計】 C; CH; channel; signal channel
【計】 internetworking
system; scheme
【計】 system
【化】 system
【醫】 system; systema
【經】 channel; system
超級信道(Super Channel)
指通過頻譜綁定技術将多個相鄰光載波聚合為單一邏輯信道,實現超高速率傳輸(如1 Tbps以上)。其英文對應術語為"Super Channel",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定義為 "a set of optical carriers combined to form a single high-capacity channel" 。
網絡互連系統(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ystem)
指連接異構網絡(如數據中心、骨幹網)的架構,英文為"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ystem",核心功能是實現協議轉換與資源調度,符合IEEE 802.1标準定義的 "a framework for seam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sparate networks" 。
超級信道采用奈奎斯特整形(Nyquist shaping)和概率星座整形(PCS)技術,将頻譜利用率提升至8 bit/s/Hz以上,較傳統WDM系統提高40% 。
通過SDN控制器動态調整子載波數量(如4~12個),實現50Gbps~1.2Tbps的帶寬按需分配,滿足互連系統的差異化需求 。
在Facebook的拓撲結構中,超級信道承載96%的跨數據中心流量,時延降至3μs級(傳統系統為15μs)。
中國移動部署的Super Channel系統支持CPRI/eCPRI混合傳輸,單光纖容量達48Tbps,滿足5G URLLC時延<100μs的要求 。
國際組織推動的核心标準包括:
權威參考來源
- ITU-T Recommendation G.698.4 (2023) "Spectrally efficient high-capacity optical interfaces"
- IEEE 802.1CM-2018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for Fronthaul"
- OFC 2023 Proceedings "Facebook's Intra-DC Super Channel Architecture"
- China Mobile White Paper "5G Transport Network Evolution"
“超級信道網絡互連系統”是一個結合通信技術與網絡架構的複合概念,目前行業尚未形成完全統一的定義,但可以從其核心組成和技術背景進行推測性解釋:
注:由于該術語尚未成為标準化定義,具體實現可能因廠商方案而異(如華為、Ciena等公司有類似解決方案)。如需進一步技術細節,建議提供具體應用場景或參考标準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