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xcess earning power
超額收益能力(Excess Return Ability) 指投資組合或資産持續超越基準收益率(如市場指數、無風險利率)的潛力,核心在于通過主動管理或特定策略獲取風險調整後的額外回報。其價值體現在對基金經理技能、資産定價效率及市場機會的量化評估。
超額收益的本質
在金融學中,超額收益(Excess Return)指實際回報率與預期回報率(通常以CAPM模型計算)之差。其能力衡量的是持續産生正向差額的穩定性,常用指标如Alpha系數(α)。例如,Alpha>0表明投資組合跑赢市場基準。
風險調整的必要性
單純高收益不等于超額能力。需通過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或信息比率(Information Ratio) 剔除風險影響。前者衡量單位總風險的超額回報,後者聚焦主動管理風險帶來的收益。
基準選擇(Benchmarking)
超額收益需明确比較基準(如滬深300指數、标普500)。基準需與投資目标匹配,錯誤選擇将扭曲能力評估(CFA Institute, 2023)。
持續性驗證
短期超額收益可能源于運氣,長期穩定性(如3-5年)方為能力佐證。美聯儲研究指出,僅約10%的基金能持續5年以上實現顯著正Alpha。
來源分解
超額收益可拆解為:
中文 | 英文 |
---|---|
超額收益能力 | Excess Return Ability |
阿爾法系數 | Alpha (α) |
夏普比率 | Sharpe Ratio |
信息比率 | Information Ratio |
基準收益率 | Benchmark Return |
風險調整收益 | Risk-Adjusted Return |
權威參考來源:CFA Institute(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Federal Reserve(美聯儲)、Journal of Finance(金融學頂級期刊)。
超額收益能力是指投資組合(如基金)通過主動管理策略獲取超過市場基準或預期收益的能力,其核心在于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同時實現額外回報。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超額收益能力通常用阿爾法(α)系數衡量,即實際收益與貝塔(β)收益的差額。其中:
以某滬深300指數基金為例:若基金年收益30%,同期滬深300指數漲25%,且業績比較基準為跟蹤95%的指數,則:
$$
超額收益 = 30% - (25% times 95%) = 6.25%
$$
這6.25%即為基金經理通過主動管理創造的阿爾法收益。
名稱中帶有“阿爾法”的基金(如“滬深300增強”),通常以跑赢特定指數為目标,適合希望獲取市場平均收益以外回報的投資者。
總結來看,超額收益能力是衡量投資策略優劣的關鍵指标,其實現依賴管理者的主動決策能力,而非單純依賴市場波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