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沖模"對應的标準英文翻譯為"stamping die"或"die",特指金屬沖壓成型工藝中使用的模具裝置。作為機械制造領域核心工裝,其技術定義包含以下維度:
機械定義
沖模是由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凹模、導向裝置和卸料機構組成的精密系統(《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化學工業出版社)。通過壓力機施加沖擊載荷,實現金屬闆材的分離或塑性變形。
結構分類
• 單工序模:完成沖孔、落料等單一工序(《模具工程大典》第2卷)
• 複合模:多工序同步完成
• 級進模:連續分步成形
應用領域
主要服務于汽車覆蓋件(車門/引擎蓋)、電子連接器、家電殼體等批量化生産場景。福特F-150車型的側圍闆成形需配置12組級進沖模(《先進沖壓技術手冊》,Springer出版)。
工作原理
遵循材料塑性變形公式: $$ sigma = Kepsilon^n $$ 其中σ為流動應力,K為強度系數,n為應變硬化指數,該公式由《金屬塑性成形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提出,用于計算沖壓過程中的材料變形抗性。
技術标準
中國國标GB/T 2851-2020規定沖模模架精度分為Ⅰ級(±0.002mm)和Ⅱ級(±0.005mm),日本JIS B5012标準則采用三級精度體系。
沖模是工業生産中用于沖壓加工的關鍵模具,主要用于對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施加壓力,使其分離或塑性變形,最終形成所需形狀的零件。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沖模是沖壓工藝的核心工具,通常由凸模(沖頭)和凹模組成,通過兩者配合對材料進行加工。其工作原理是将闆料置于凹模上,利用沖床壓力使凸模将材料壓入凹模,實現切斷、彎曲或拉伸等變形。
按加工性質可分為兩類:
沖模需與沖床配合使用,加工過程通常在室溫下進行(冷沖壓)。對于小批量生産或試制,可采用簡易沖模以降低成本。
如需更具體的技術參數或設計細節,建議參考機械制造手冊或專業模具設計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