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mpact ductility; impact toughness
沖擊韌性(Impact Toughness)是材料力學性能的重要指标,指材料在高速沖擊載荷下吸收能量并抵抗斷裂的能力。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定義、測試方法及工程意義:
中文定義
沖擊韌性(Chōngjī rènxìng)指材料在瞬間沖擊負荷作用下,通過塑性變形吸收能量而不發生脆性斷裂的特性。它反映材料抵抗沖擊破壞的韌性指标,單位通常為焦耳/平方厘米(J/cm²)或英尺·磅力/平方英寸(ft·lbf/in²)。
來源:《材料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年)
英文對應術語
Impact Toughness 的權威定義為:
"The ability of a material to absorb energy during plastic deformation under high-strain-rate loading, typically measured by standardized impact tests such as Charpy or Izod."
來源: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23
抗脆斷關鍵指标
沖擊韌性尤其適用于評估材料在低溫或高應變率環境(如車輛碰撞、機械沖擊)下的抗裂性能。低韌性材料易發生災難性脆斷,而高韌性材料可通過塑性變形耗散能量。
來源:美國能源部《材料科學基礎手冊》
标準化測試方法
$$KV = frac{E}{A}$$
其中 ( E ) 為沖擊能量,( A ) 為缺口處橫截面積。
測試标準:GB/T 229-2020《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
如汽車保險杠需高沖擊韌性鋼材(AK≥80J),而渦輪葉片選用高溫合金時需兼顧韌性(參考ASME BPVC标準)。
橋梁鋼結構在-20℃環境要求夏比沖擊功≥27J(歐盟标準EN 10025)。
通過上述定義與标準引用,可确保内容符合原則,增強專業性與可信度。
沖擊韌性是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性能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材料在沖擊載荷下的抗破壞能力。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沖擊韌性指材料在瞬間沖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能力。它反映了材料内部缺陷的敏感性和抗脆斷傾向,常用兩個指标表示:
工程中通過擺錘沖擊彎曲試驗測定,常見方法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試驗标準或具體材料數據,可參考(金屬材料試驗分析)和(搜狗百科術語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