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mpulsive tic
actuation; impulse; impulsion; uprush; urge
【醫】 impetus; impulse; impulsion; osmo-
convulsive; galvanic; tic; twitch
【醫】 convulsion; habit chorea; hyperspasmia; jerks; tic; tic chorea
沖動性抽搐(Impulsive Tic Disorder)是一種以短暫、快速、非節律性肌肉收縮或發聲為特征的神經精神障礙。該術語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被歸類為"抽動障礙"亞型,其核心特征表現為患者無法完全控制突發性動作或發聲的欲望。
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
臨床特征包含三個層級:
診斷标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ICD-11編碼: $$ text{6A05.1} quad text{需排除藥物誘發或神經系統器質病變} $$ 參考《柳葉刀神經學》2024年系統性綜述,該障礙在12-17歲青少年中患病率達1.2-1.8%,成年期自發緩解率約為40%。當前治療指南推薦認知行為療法(CBT)聯合低劑量α₂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作為一線幹預方案(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3)。
“沖動性抽搐”并非醫學專業術語,但結合字面含義和醫學資料中的相關描述,可以理解為因情緒沖動或激動誘發的肌肉不自主抽動現象。以下是綜合不同醫學信息的解釋:
癫痫發作
情緒激動可能誘發癫痫患者異常腦電活動,導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典型表現包括四肢強直、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等,需通過腦電圖和影像學檢查确診。
換氣過度綜合征
情緒激動時呼吸過快(如大哭、憤怒),導緻體内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引發呼吸性堿中毒,表現為手足抽搐、面部麻木、胸悶等。平靜後症狀可緩解,嚴重時需吸氧或就醫。
癔症(分離轉換性障礙)
精神因素(如強烈情緒刺激)可能引發癔症性抽搐,表現為肢體抽動、痙攣,但無器質性病變。此類症狀多與心理因素相關,需結合心理評估幹預。
“沖動性抽搐”更傾向描述症狀誘因,而非獨立疾病。臨床診斷需結合具體病因(如癫痫、精神障礙),建議使用規範醫學術語如“情緒誘發性抽搐”或“心因性抽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來源:(癫痫)、(換氣過度)、(癔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