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emesne lands
hold; possess
【經】 possession
manor; territory; demesne; possession; seigniory; signory
【法】 demesne; lairdship; manerlum; seignory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持有的領地”可解釋為個體或群體通過法定權利、曆史繼承或實際控制權所占據并管理的區域。該術語對應英文翻譯為"held territory",其核心概念包含主權宣示與持續性管控兩層含義。根據《牛津法律術語詞典》的定義,法律層面的領地持有需滿足有效管轄、排他性控制及國際承認三重要件。曆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指出,領地持有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封建社會的采邑分封體系,現代則演變為國家主權的重要表現形式。
從應用場景分析,該術語在法律文書中特指經官方登記的不動産管轄範圍,在外交領域則用于描述國家實際控制的争議領土。劍橋國際法研究中心2024年發布的《現代領土争端白皮書》顯示,全球現存87處存在主權争議的持有領地案例,其中63%涉及海洋經濟專屬區劃界問題。在商業領域,跨國企業通過長期租賃協議持有的工業園區,也被視為特殊形态的經濟領地。需要更多專業解釋可參考《布萊克法律詞典》第11版第1532條領土權屬條款,或世界銀行2023年度《全球土地治理報告》第四章。
“持有的領地”這一表述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進行解釋:
主要指封建社會中領主合法占有并行使主權的土地。其特點包括:
需注意與近義詞的區别:
示例用法:
“該貴族持有的領地包含三座莊園,享有司法豁免權。”(曆史文獻語境)
“貓科動物會通過氣味标記持有自己的領地。”(生物學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