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ransport protocol
carry; convey; deliver; propagate; remit; transport
【計】 transfer; transmit; transport
【經】 transmission; transmit
agree on; agreement; confer; deliberation
【計】 protocol
【經】 agreement; assent; composition; treaty
傳送協議(Transmission Protocol)是計算機網絡中用于規範數據格式、傳輸順序及錯誤控制的核心技術框架。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 Model),該協議主要作用于傳輸層(第4層),負責端到端的數據完整性保障。其功能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數據分段與重組
通過将應用層數據分割為可傳輸的報文單元(如TCP的段或UDP的數據報),并确保接收端能正确重組原始數據流。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802.3标準中詳細描述了該過程的位填充和幀校驗機制。
流量與擁塞控制
采用滑動窗口協議(如TCP的Reno算法)動态調整發送速率,防止網絡過載。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在RFC 5681中明确定義了擁塞避免的四項核心原則。
服務質量(QoS)分級
區分實時流媒體(UDP/RTP)與可靠文件傳輸(TCP)等不同業務類型,通過端口號标識和優先級标記實現差異化處理。國際電信聯盟(ITU-T)的Y.1541建議書量化了傳輸時延與丢包率的技術指标。
典型協議包括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前者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接并實現可靠傳輸,後者則采用無連接模式支持低延遲通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ISO/IEC 8073标準中對比了兩者的校驗和計算方式及適用範圍差異。
傳送協議(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計算機或網絡設備之間實現有序通信的規則和标準集合,其核心作用是為數據交換提供統一的“語言”規範。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傳送協議規定了數據傳輸的格式、順序、錯誤控制及同步方式,确保不同設備能正确解析信息。例如,TCP/IP協議定義了數據包如何分割、尋址和重組。
核心功能
常見類型與示例
分層結構
遵循OSI模型或TCP/IP模型分層設計,例如物理層(以太網)、網絡層(IP)、傳輸層(TCP)、應用層(HTTP),各層協議協同工作。
擴展應用
除網絡外,還用于物聯網設備通信(MQTT)、區塊鍊節點同步(Gossip協議)等場景,體現其跨領域通用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