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ransmission rate
傳輸率(Transmission Rate)是電子工程與通信領域的核心參數,指單位時間内系統傳輸有效數據的能力,通常以比特率(bit/s)或波特率(Baud)為計量單位。該指标直接影響信息傳輸效率與系統性能,在無線通信、光纖網絡及存儲設備中具有關鍵作用。
漢語“傳輸率”對應英文術語為“Transmission Rate”,國際電信聯盟(ITU)将其定義為“信道在單位時間内成功傳遞的信息量”。在數字系統中,它等同于數據速率(Data Rate),例如5G網絡的峰值傳輸率可達20 Gbps(來源:IEEE 802.11标準文檔)。
計算公式
基礎理論公式為:
$$ R = frac{n}{t} times log_2{M} $$
其中$R$為傳輸率,$n$為符號數,$t$為時間,$M$為調制階數(來源:通信原理經典教材《Digital Communications》)。
影響因素
主要受信道帶寬、信噪比和調制方式制約。香農定理指出極限傳輸率為:
$$ C = B log_2{(1+frac{S}{N})} $$
(來源:貝爾實驗室1948年香農論文)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11801對雙絞線傳輸率規定Cat6A可達10 Gbps@100m(來源:ISO官網技術規範)。在光通信領域,ITU-T G.652單模光纖支持100Gbps DWDM系統(來源:光通信技術白皮書)。
傳輸率是通信和數據傳輸領域的核心概念,指單位時間内傳輸的有效數據量。以下從不同維度展開解釋:
1. 定義與單位
2. 類型區分
3. 應用場景差異
4. 關鍵影響因素
5. 易混淆概念辨析
實際應用中需注意:标稱值多為理論值,企業級SSD通過SLC緩存可實現短時爆發傳輸,但持續寫入時可能下降90%。選擇設備時應結合應用場景的持續傳輸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