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bner's fibrils
angstrom; dust
【化】 angstrm
【醫】 angstrom; tenthmeter
inner; inside; within
【醫】 end-; endo-; ento-; in-; intra-
family name; surname
【化】 protofibril
【醫】 fibril; fibrilla; fibrillae
埃伯内氏原纖維(Ebner's fibrils/fibers)是牙體組織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存在于牙本質小管内的特殊纖維結構。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埃伯内氏原纖維是牙本質小管内平行排列的膠原原纖維束,直徑約0.5微米(500納米),呈螺旋狀走行。其本質為成牙本質細胞突起的延伸部分,與牙本質基質礦化密切相關。
命名來源
以奧地利組織學家維克托·馮·埃伯内(Victor von Ebner, 1842–1925)命名,他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牙本質小管内的纖維狀結構(來源:Ten Cate's Oral Histology, 9th ed., Chapter 5)。
機械支撐與礦化引導
埃伯内氏原纖維構成牙本質的支架網絡,引導羟基磷灰石晶體沉積,促進牙本質基質有序礦化(來源:Avery's Oral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4th ed., Section II)。
感覺傳導輔助
部分研究認為其可能參與牙本質敏感信號的傳遞,但具體機制尚存争議(來源: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Vol. 90, "Innervation Patterns of Dentinal Tubules")。
齲病發展
細菌代謝産物可沿原纖維擴散至牙髓,加速深層牙本質破壞(來源:Carranza's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12th ed., Chapter 14)。
粘接修複
現代牙科粘接劑需滲透至原纖維間隙形成"混合層",以實現穩固修複(來源: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Vol. 18, "Dentin Bonding Mechanisms")。
中文 | 英文 |
---|---|
埃伯内氏原纖維 | Ebner's fibrils |
牙本質小管 | Dentinal tubules |
成牙本質細胞突起 | Odontoblastic process |
膠原原纖維 | Collagen fibrils |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公開鍊接,此處僅提供文獻來源,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埃伯内氏原纖維”(Ebner's fibrils)是一個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詞源與命名
該術語以奧地利解剖學家維克托·馮·埃伯内(Victor von Ebner,1842-1925)的姓氏命名,他在組織學領域貢獻卓著,尤其以唾液腺和牙齒結構的研究聞名。
定義與功能
埃伯内氏原纖維指一種微小的纖維狀結構,可能存在于特定組織中。根據命名慣例推測,這類原纖維可能與以下功能相關:
應用領域
該術語主要用于組織學或解剖學文獻中,常見于描述微觀結構的研究,例如唾液腺導管、牙本質或味蕾相關組織。
補充說明
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醫學詞典(如《Stedman's醫學詞典》)或組織學教材進一步驗證具體結構和功能。目前公開資料中,埃伯内氏原纖維的詳細描述較少,可能屬于較冷門的專業術語。
若需更深入的信息,可查閱維克托·馮·埃伯内的原始研究文獻或現代組織學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