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碳-4,7,11-三烯-18-炔酸英文解釋翻譯、二十二碳-4,7,11-三烯-18-炔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lupanodonic acid; docosa-4,7,11-trien-18-ynoic acid
分詞翻譯:
二十的英語翻譯:
score; twenty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碳的英語翻譯:
carbon
【化】 carbon
【醫】 C; carbon; carboneum
三烯的英語翻譯:
【化】 triene
炔酸的英語翻譯:
【醫】 acetylenic acid
專業解析
二十二碳-4,7,11-三烯-1,18-炔酸是一個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名稱,屬于長鍊不飽和脂肪酸。其英文名稱通常為Docosa-4Z,7Z,11Z-trien-18-ynoic acid。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1.核心結構:二十二碳酸 (Docosanoic Acid Base)
- “二十二碳” 指該脂肪酸的主碳鍊包含22個碳原子 (C22)。
- “酸” 表明其具有一個羧基 (-COOH) 官能團,這是脂肪酸的标志性基團,位于碳鍊的一端(通常指定為C1)。
- 英文對應:Docosa- (表示22個碳) +-oic acid (表示羧酸)。
2.不飽和鍵類型與位置
- “三烯” (Triene):表示分子中含有三個碳碳雙鍵 (-C=C-)。
- “4,7,11”:這些數字标明了三個雙鍵的起始碳原子位置。根據脂肪酸命名規則(從羧基碳開始編號為C1):
- 第一個雙鍵位于C4-C5 之間。
- 第二個雙鍵位于C7-C8 之間。
- 第三個雙鍵位于C11-C12 之間。
- “炔” (Yne):表示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三鍵 (-C≡C-)。
- “1,18”:此标注方式比較特殊,通常“1,18-炔”表示三鍵連接的是C1和C18 兩個原子。然而,在标準脂肪酸命名中:
- C1是羧基碳,不可能參與形成三鍵(它已與羟基和羰基氧相連)。
- C18是碳鍊末端的甲基碳(ω端),通常編號為C22(若從羧基開始編號)。
- 解讀:更合理的解釋是“18-炔”,表示三鍵位于從羧基端數起的第18位碳上。即三鍵位于C18-C19 之間(若從羧基碳C1開始編號,則C18是第18個碳,C19是第19個碳)。
- 英文對應:-4Z,7Z,11Z-trien-18-yn-。其中:
-trien-
表示三個雙鍵。
-yn-
表示一個三鍵。
4Z,7Z,11Z
表示這三個雙鍵的構型均為順式 (Z, Zusammen)。這是脂肪酸中雙鍵最常見的構型。如果未明确标注E/Z,通常也默認為順式構型。
3.完整名稱解析
- 中文名稱結構:碳數 (二十二碳) + 雙鍵位置與數量 (4,7,11-三烯) + 三鍵位置 (1,18-炔) + 官能團 (酸)。
- 英文名稱結構:碳數詞頭 (Docosa-) + 雙鍵位置與構型 (4Z,7Z,11Z-trien-) + 三鍵位置 (18-yn-) + 官能團後綴 (-oic acid)。
- 分子特征這是一個含有22個碳原子的直鍊脂肪酸,具有一個羧基(位于C1)。其碳鍊上包含:
- 三個順式雙鍵 (Z configuration),分别位于C4-C5, C7-C8, C11-C12。
- 一個三鍵,位于C18-C19。
4.結構特點
- 該分子結合了多烯(三個雙鍵)和炔鍵的結構特征,屬于高度不飽和脂肪酸(HUFA)的一種特殊類型。
- 其雙鍵位置(C4, C7, C11)提示它可能與ω-3或ω-6家族脂肪酸的代謝途徑有關聯(通常從甲基端ω碳開始計數雙鍵位置),但末端的三鍵使其結構獨特。
- 同時存在雙鍵和三鍵,使其具有較高的化學反應活性。
參考來源
- 該化合物的命名規則遵循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系統命名法。具體原則可參考:
- 關于脂肪酸中雙鍵位置編號、順式構型慣例以及不飽和鍵的表示方法,可查閱權威生物化學或有機化學教材及數據庫:
- 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提供化合物結構與命名)
- Lipid Maps Lipidomics Gateway (專注于脂質分類與命名)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化學命名規則,"二十二碳-4,7,11-三烯-18-炔酸"的詳細解釋如下:
-
結構解析
- 主鍊:含有22個碳原子的直鍊脂肪酸(羧酸基團位于碳鍊末端,即1號碳位置)。
- 雙鍵:在4、7、11號碳位置各有一個雙鍵(三烯表示三個雙鍵),可能屬于多不飽和脂肪酸結構。
- 炔鍵:在18號碳位置有一個碳碳三鍵(炔基),這是其名稱中"18-炔"的來源。
-
命名規則
名稱遵循IUPAC系統命名法:
- 數字順序:雙鍵位置優先于炔鍵編號,因此編號從羧酸基團(1號碳)開始,依次确定雙鍵(4、7、11)和炔鍵(18)的位置。
-
别稱與來源
該化合物俗稱"魚酸",可能來源于某些魚類體内天然存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衍生物。這類結構在生物膜組成或信號傳遞中可能具有特殊功能。
-
化學式表達
使用KaTeX表示分子式:
$$
text{C}{22}text{H}{32}text{O}_2
$$
注:實際氫原子數需根據雙鍵和炔鍵的位置計算(每個雙鍵減少2個H,炔鍵減少4個H)。
-
補充說明
此類含炔鍵的脂肪酸在自然界中較為罕見,可能涉及特殊生物合成途徑或實驗室合成産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