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spergillus auricularis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醫】 aspergilli
耳曲黴(Aspergillus auricularis)是曲黴屬(Aspergillus)中的一種絲狀真菌,其名稱源于拉丁語“auricularis”(意為“耳的”),指其分生孢子結構在顯微鏡下呈現耳狀或近似耳廓的形态特征。該物種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英文名稱為“Ear-shaped Aspergillus”,屬于子囊菌門(Ascomycota)散囊菌目(Eurotiales)。
從微生物學分類角度,耳曲黴的菌落通常呈黃褐色或橄榄綠色,分生孢子頭由單層瓶梗構成,分生孢子梗表面光滑,頂囊呈球形至近球形。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常見于腐殖質豐富的環境中,尤其在潮濕的植物殘體或土壤中具有分解纖維素的能力。在工業應用中,該菌株被發現可産生多種水解酶,包括α-澱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相關研究已發表于《應用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期刊。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微生物安全指南,耳曲黴屬于生物安全1級微生物,常規條件下不會對健康人群造成感染風險,但在免疫缺陷個體中需注意防範。其基因組測序數據已收錄于NCBI數據庫(登錄號:GCF_000986045.1),為分子生物學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注:本文引用的學術資源包括:
耳曲黴是指由曲黴菌屬(Aspergillus)感染外耳道引發的真菌性疾病,常見于潮濕環境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以下是綜合解釋:
耳曲黴的主要緻病菌包括煙熏曲黴、黑曲黴、黃曲黴等,其中煙熏曲黴最常見。這些真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空氣及動物體表(如鴿子),通過接觸或吸入孢子傳播。外耳道狹窄、潮濕環境(如分泌物滞留)為其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患者常表現為耳道瘙癢、白色分泌物增多、耳悶或流水,嚴重者可能聽力下降。需通過耳鏡檢查及分泌物真菌培養确診。
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避免自行用藥導緻反複感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