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屬英文解釋翻譯、半夏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Pinellia
分詞翻譯:
半夏的英語翻譯:
【醫】 Pinellia ternata Breit; rhizoma pinelliae
屬的英語翻譯: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醫】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專業解析
半夏屬(Pinellia) 是天南星科(Araceae)下的一個屬,包含多年生草本植物。該屬植物主要分布于東亞,特别是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生态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 學名釋義
- 中文名:半夏屬
- “半夏”指該屬的代表物種半夏(Pinellia ternata)。其名源于《禮記·月令》,記載“仲夏之月…半夏生”,意指其在夏至前後(農曆五月,仲夏之半)開始生長,故名“半夏”。
- 拉丁學名:Pinellia
- 為紀念意大利植物學家Giovanni Vincenzo Pinelli而命名。
- 英文名:Pinellia
- 直接采用拉丁屬名,特指該屬植物。常見種半夏的英文名為Crow-dipper或Green Dragon,形象描述其佛焰苞形态。
二、 植物學特征
半夏屬植物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地下部分: 具球形或扁球形塊莖,為主要繁殖和藥用器官。
- 葉片: 葉基生,形态多樣。幼苗期為單葉,卵狀心形;成年植株為複葉,具3小葉(如半夏)或呈鳥足狀分裂(如掌葉半夏 P. pedatisecta)。葉柄基部常具珠芽(氣生小塊莖)。
- 花序: 為天南星科典型的佛焰花序。肉穗花序被佛焰苞包圍,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雌雄花之間常有無花區。佛焰苞顔色因種而異(綠、紫等)。
- 果實: 漿果,密集生于肉穗花序上。
三、 藥用價值(以半夏為代表)
半夏屬多種植物是重要的中藥材,尤以半夏(P. ternata)最為著名:
- 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 功效:
- 燥濕化痰: 用于濕痰、寒痰證,是治療痰濕的要藥。
- 降逆止嘔: 用于各種嘔吐,尤善治胃寒及痰飲所緻嘔吐。
- 消痞散結: 用于心下痞、結胸、梅核氣及瘿瘤痰核、癰疽腫毒等。
- 炮制: 生半夏毒性大,多經炮制後使用。常見炮制品有:
- 清半夏: 白礬制,長于燥濕化痰。
- 姜半夏: 生姜與白礬共制,長于溫中化痰、降逆止嘔。
- 法半夏: 甘草與石灰液制,長于燥濕化痰,藥性溫燥性緩和。
- 炮制可降低毒性(主要毒性成分刺激咽喉黏膜引起腫痛失音),并增強或改變功效。
- 使用注意: 反烏頭類藥材;陰虛燥咳、血證、熱痰慎用;生品内服宜慎,需嚴格遵醫囑。
四、 生态與文化意義
- 半夏屬植物是溫帶至亞熱帶林下、田野、溪邊的常見草本。
- “半夏生”是中國古代七十二物候之一(芒種三候),标志着仲夏時節的到來和自然物候的變化。
- 其獨特的佛焰苞花序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參考文獻來源:
- 《中國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 對半夏屬的分類學、形态學描述。
- Kew Science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POWO) - 提供屬的接受名、異名及地理分布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 規定半夏的來源、性狀、鑒别、炮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質量标準。
- 《中華本草》 - 詳細記載半夏的傳統藥用知識、藥理研究及臨床應用。
- 相關植物學及生藥學學術文獻 - 提供植物化學(如半夏活性成分、毒性成分研究)及藥理毒理學研究進展。
網絡擴展解釋
半夏屬(學名:Pinellia)是天南星科下的一個屬,以下是關于該屬的詳細解釋:
一、分類與分布
-
植物分類
半夏屬為天南星科(A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共6種,中國分布有5種,包括半夏、滴水珠、盾葉半夏、石蜘蛛、虎掌等。
- 典型物種:半夏(P. ternata)是該屬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其幹燥塊莖為常用中藥材。
-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東亞地區,在中國除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外,其他省份均有野生或栽培,常見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草坡、農田、荒地等。
二、形态特征
- 植株結構
- 塊莖:圓球形,直徑1-2厘米,具須根(如半夏的塊莖入藥)。
- 葉片:全緣、3裂或鳥足狀分裂,葉柄基部常生珠芽(營養繁殖結構)。
- 花序:佛焰苞綠色,肉穗花序下部為雌花,上部為雄花,頂部具細長附屬體。
三、藥用與經濟價值
-
藥用功效
- 主要用途:半夏塊莖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可消癰腫;虎掌的塊莖亦有藥用價值。
- 毒性警示:全株有毒,尤其生半夏毒性較強,需炮制後使用。
-
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治療痰多咳喘、嘔吐反胃,并具有抗潰瘍、調節心血管等藥理作用。
四、生長特性
- 繁殖方式
- 有性繁殖通過開花結果完成,營養繁殖依賴珠芽和塊莖。
- 生态習性
喜半陰濕潤環境,適宜溫度為15-26℃,多生于疏松肥沃的砂壤土。
五、名稱由來
因塊莖多在仲夏成熟(夏至前後)而得名“半夏”,古稱“守田”“地文”等。
如需更完整的物種信息,可參考植物分類學專著或權威數據庫(如、12的資料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