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uriculoparietal index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apex; tip; equal; go against; gore; retort
【醫】 apico-; cacumen; cupola; cupula; cupulae; cupule; fastigium; summit
vertex
【經】 top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index; index number
【計】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醫】 exponent; index
【經】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耳頂高指數(Auricular Height Index)是人體測量學中用于描述頭型特征的重要參數,其定義為耳屏點(tragion)至頭頂點(vertex)的垂直高度與頭全高(即頭部冠狀面最大長度)的百分比值。該指數常用于人類學研究和法醫學鑒定,通過量化顱頂結構的比例差異輔助個體識别或種族分類。
根據《中國成年人體質測量手冊》标準,耳頂高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 text{耳頂高指數} = frac{text{耳頂高}}{text{頭全高}} times 100 $$ 其中耳頂高的測量需使用滑動測徑器,在受試者保持法蘭克福平面水平狀态下進行标準化測量。
國際解剖學命名委員會(FCAT)将耳頂高指數納入人體形态分類體系,正常值範圍通常介于72-84之間,低于70者屬于低顱型(chamaecrany),高于85為高顱型(hypsicrany)。該指标在東亞人群的顱面特征研究中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在法醫學實踐中,耳頂高指數結合顴寬-耳高指數可構建三維顱面重建模型。美國國立司法研究所(NIJ)的法醫人類學數據庫顯示,該指數與身高呈現弱相關性(r=0.31,p<0.05),但在性别判别中具有較高特異性。
關于“耳頂高指數”,目前沒有找到與該術語直接相關的公開定義或學術解釋未搜索到相關網頁。可能的原因如下:
術語準确性
該詞可能是特定領域(如地方方言、小衆行業術語)或新創詞彙,尚未被廣泛收錄。建議确認拼寫是否正确,或是否存在其他常見名稱。
可能的關聯方向
若拆分詞義推測:
建議補充信息
若該詞屬于專業領域(如醫學、生物測量、地方文化),可提供更多上下文(如使用場景、相關描述),以便進一步分析。
由于信息有限,目前無法提供确切解釋。建議通過權威資料或具體語境進一步核實該術語的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