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ader error
attend school; read
【計】 R
【醫】 reading
error
【計】 booboo; E; errors
【化】 deviation; error
【醫】 error
【經】 error
"讀誤差"是數據存儲與傳輸領域的重要概念,其對應的英文術語為"read error"或"reading error"。該術語指在數據讀取過程中,存儲設備無法準确還原原始信息的技術現象,常見于硬盤、光盤、閃存等存儲介質。
根據《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omputer Science)第8版定義,讀誤差主要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在機械硬盤中,讀誤差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lambda = frac{N{error}}{N{total}} times 10^{12} $$ 其中$lambda$表示每讀取$10^{12}$比特數據出現的錯誤次數,該指标被JEDEC固态技術協會列為存儲設備可靠性評估标準。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特别報告指出,讀誤差的産生涉及多重物理機制,包括但不限于:
最新研究表明,采用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碼)技術可将3D NAND閃存的原始誤碼率從$10^{-3}$降低到$10^{-15}$,這項突破已被收錄于《IEEE電子器件彙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2024年卷。
“誤差”的詳細解釋如下:
指在測量、計算或判斷過程中,實際結果與真實值(或标準值)之間的差異。例如:實驗數據與理論值的偏差、工程測算中的微小差錯等。
核心概念
誤差是科學、工程和日常活動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主要來源于:
分類與計算
誤差是非主觀的偏差,通常可量化且難以完全消除;而“錯誤”多指人為過失(如計算失誤),需盡量避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