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aptenic
hapten
【化】 hapten
【醫】 hapten; haptene; haptin; partial antigen; partigen; semiantigen
半抗原(hapten)是一種小分子物質,其本身不具備免疫原性,但能與特異性抗體結合或與載體蛋白結合後形成完全抗原。該術語源自德語詞彙"haptisch"(意為“結合”)與"antigen"(抗原)的組合,由諾貝爾獎得主Karl Landsteiner在20世紀20年代通過經典免疫學研究首次闡明。
根據《中國免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定義,半抗原的分子量通常小于4000 Da,需通過共價鍵與載體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結合後才能誘導機體産生免疫應答。這種特性使其在免疫檢測技術(如ELISA)和過敏反應研究中具有關鍵作用。例如青黴素過敏反應即由β-内酰胺環作為半抗原引發。
在分子結構層面,半抗原必須包含兩個以上抗原決定簇,其空間構象需與抗體結合位點互補。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分子數據庫顯示,常見半抗原包括二硝基苯酚(DNP)和生物素等小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在流式細胞術和免疫印迹實驗中作為标記物廣泛應用。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半抗原的抗原-抗體結合過程描述為:$$ K_d = frac{[Ab][H]}{[AbH]} $$ 其中$K_d$表示解離常數,[Ab]為遊離抗體濃度,[H]為半抗原濃度,[AbH]為複合物濃度。這種定量關系為免疫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優化提供理論依據。
最新研究顯示,納米載體技術的突破使半抗原遞送效率提升3-5倍,《自然·生物技術》2024年刊載的論文證實,金納米顆粒負載半抗原可顯著增強疫苗免疫原性,該成果已進入腫瘤免疫治療臨床試驗階段。
半抗原(又稱不完全抗原)是一類僅具備部分抗原特性的小分子物質,其定義和核心特性可歸納如下:
定義
半抗原指單獨存在時隻有反應原性(抗原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它們能與抗體特異性結合,但無法單獨誘導機體産生免疫應答,需與蛋白質等大分子載體結合後,才能成為完全抗原并激發免疫反應。
核心特性
常見類型
包括多肽、多糖、類脂、核苷、甾體激素及某些藥物(如青黴素)。例如,青黴素作為半抗原,進入人體後與血漿蛋白結合,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應用與意義
在免疫檢測中,半抗原-載體複合物可用于制備特異性抗體;在藥物研發中,需關注藥物作為半抗原可能導緻的免疫副作用。
總結而言,半抗原的“不完全性”體現在需依賴載體才能觸發完整免疫應答,這一特性使其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