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tagonism; antergia; antergy; counteraction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對抗作用”指兩種或多種力量、物質或因素之間相互抵制、抵消或沖突的效應。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對抗作用(duìkàng zuòyòng)
英語對應詞:
定義:
指兩種實體(如藥物、化學物質、社會力量)相互作用時,一方抑制或削弱另一方功能的效應。例如:
“抗生素與某些益生菌産生對抗作用,降低治療效果。”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醫學詞典》第11版)
當兩種物質(如藥物、激素)同時作用時,一方阻斷另一方的生物活性。例如:
(理論依據:Goodman & Gilman《藥理學基礎》)
指個體或群體為争奪資源、權力而産生的沖突行為。例如:
(參考:科塞《社會沖突的功能》)
“對抗作用:antagonism;指生物活性物質間的相互抑制。”
“對抗:對立起來相持不下;作用:對事物産生的影響。”
“Antagonism: opposition in physiological action.”
中文語境 | 英文翻譯 |
---|---|
酸堿中和是典型的化學對抗作用 | Acid-base neutralization exemplifies chemicalantagonism |
民主制度依賴權力間的對抗作用制衡 | Democracy relies oncou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powers |
(注:以上釋義綜合《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及《劍橋學術詞典》
來源标注說明
本文釋義參考國内外權威辭書及學科經典著作,包括但不限于:
“對抗作用”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含義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物質間的拮抗
指兩種物質相互作用時,一方抑制或抵消另一方的效應。例如:
生理代謝的相互制約
同一生物體内的代謝過程可能相互制約,例如脂肪酸既能合成脂肪,也能被還原為脂肪醛、脂肪醇,兩者的反應條件此消彼長。
對立與争鬥
指雙方因立場、利益等差異形成對立關系,如階級對抗、商業競争或體育賽事中的對抗(如“田徑對抗賽”)。
典型場景包括軍事沖突(“武裝對抗”)或觀點争執(如團隊内部的分歧)。
心理學中的表現
表現為情緒或行為的抵抗,例如對批評産生抵觸情緒(“對抗情緒”)。
領域 | 表現形式 | 案例 |
---|---|---|
生物學/藥理學 | 物質抑制、代謝平衡 | 藥物拮抗、微生物競争 |
社會學 | 沖突、競争、抵抗 | 商業競争、軍事對抗、團隊分歧 |
“對抗作用”的核心是雙方力量或效應的相互抵制,既可以是自然現象(如元素拮抗),也可用于描述人類社會的沖突行為。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