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opposite vertical angle
對頂角(Vertical Angles)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幾何學詳解
在幾何學中,對頂角(Vertical Angles) 指兩條直線相交時,形成的相對位置關系特定的一對角。其核心定義與特征如下:
構成條件
當兩條直線(如直線AB與直線CD)在平面内相交于一點(交點O)時,會形成四組相鄰角(Adjacent Angles)和兩組對頂角。其中,不相鄰且位置相對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例如:直線AB與CD交于點O,則∠AOC與∠BOD為一組對頂角,∠AOD與∠BOC為另一組對頂角。
幾何性質
來源:《幾何原本》(歐幾裡得)基礎公理推導。
英語中“vertical”在此處并非指“垂直”,而是強調兩角位置“相對”(opposite)的特性。這一術語源于拉丁語 vertex(頂點),突出兩角共享同一頂點(common vertex)且方向相反的特征。
來源:Cambridge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定義編號:V.15)
設兩條直線相交于點O,形成的對頂角分别為∠α與∠β,則有:
$$ angle alpha = angle beta $$
證明:
∵ ∠α + ∠γ = 180°(平角定義),
∠β + ∠γ = 180°(同理),
∴ ∠α = ∠β(等量代換)。
來源:《中學數學教科書(幾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來源:Optics Fundamentals (Springer, Chapter 2)
《數學辭海》(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卷,P. 214:
“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沒有公共邊且方向相反的兩個角。”
MathWorld (Wolfram Research):
"Vertical angles are a pair of non-adjacent angles formed by two intersecting lines."
注:以上内容綜合幾何學公理、經典教材及權威詞典定義,确保術語表述的準确性與學術嚴謹性。
對頂角是幾何學中的基礎概念,指兩條直線相交時形成的一對特殊角。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于一點時,會形成四個角。其中,不相鄰且位置相對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例如,若兩條直線交于O點并形成∠AOB和∠COD,且這兩個角的頂點均為O,邊OA與OC共線、OB與OD共線,則∠AOB和∠COD是對頂角。
2. 性質 對頂角具有以下核心性質:
3. 證明原理 對頂角的相等性可通過鄰補角關系推導:
4. 實例應用 若一條直線與另一條直線相交,形成∠1=60°,則對頂角∠2=60°,而相鄰的角(鄰補角)為$180^circ - 60^circ = 120^circ$。這種性質常用于解決幾何問題(如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線判定等)。
5. 實際意義 對頂角在建築測量(如确定結構對稱性)、工程制圖(交叉管線角度設計)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其等角性質可簡化計算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