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短延遲線英文解釋翻譯、短延遲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short delay line

分詞翻譯:

短的英語翻譯:

brief; fault; lack; owe; short; weak point
【醫】 brachy-; brevi-

延遲線的英語翻譯:

【計】 delay line

專業解析

短延遲線(Short Delay Line)是電子工程與信號處理領域的核心元件,指能夠對電信號或電磁波實現極短時間延遲的傳輸線或電路裝置。其核心功能是在納秒(ns)至皮秒(ps)量級内精确控制信號的傳輸時間,同時保持信號波形完整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礎定義與技術原理

  1. 延遲機制

    短延遲線通過物理路徑長度(如微帶線、同軸線)或等效電路(如LC網絡)延長信號傳輸路徑,利用電磁波在介質中的有限傳播速度(如光速的30%-99%)産生可控延遲。延遲時間 ( tau ) 計算公式為:

    $$ tau = frac{L sqrt{varepsilon{text{eff}}}}{c} $$

    其中 ( L ) 為路徑長度,( varepsilon{text{eff}} ) 為有效介電常數,( c ) 為真空光速。

    來源:IEEE标準術語庫(IEEE Std 100)

  2. "短"的界定

    區别于常規延遲線(延遲可達毫秒級),短延遲線通常指延遲時間<100納秒 的器件,適用于高頻信號同步(如雷達脈沖、數字時鐘分配)。

    來源:維基百科"Delay line"詞條

二、關鍵性能參數

三、典型應用場景

  1. 相位校準:在相控陣雷達中補償天線單元間的信號時差
  2. 時序控制:為FPGA/ASIC提供精确時鐘偏移(Skew)管理
  3. 測試系統:生成可控延遲用于眼圖測試、故障診斷

    來源:Keysight《高速數字設計指南》

四、實現技術對比

類型 延遲範圍 適用頻段 優勢
同軸電纜 1~50 ns/m DC~6 GHz 成本低,易集成
表面波器件(SAW) 10~500 ns 10 MHz~2 GHz 高精度,小體積
矽基集成延遲線 0.1~10 ns DC~40 GHz 可編程,抗溫漂

來源:Microwaves & RF期刊技術白皮書

權威定義參考: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将延遲線定義為"一種提供預定時間延遲的傳輸介質"(NIST SP 958),其"短延遲"特性需結合系統時鐘周期綜合評估。

網絡擴展解釋

“短延遲線”是電子工程中的一種器件,主要用于對電信號進行較短時間的延遲處理。其核心特點和應用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與原理
短延遲線通過物理或電子方式使信號在傳輸路徑中停留特定時間後再輸出,延遲時間通常在納秒($10^{-9}$秒)到微秒($10^{-6}$秒)量級。實現方式包括:

2. 應用場景
短延遲線常見于需要精确時間控制的場景,例如:

3. 特點與分類
根據材料和技術不同,短延遲線可分為:

4. 技術指标
關鍵參數包括延遲時間精度、帶寬範圍和插入損耗。短延遲線通常要求通帶内幅頻特性平坦,阻抗匹配良好,以減少信號衰減。

若需更詳細的參數對比或具體型號選型建議,可參考電子工程手冊或器件廠商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