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breaking strength
【計】 articulation point; break point; breakpoint
【化】 break point
intension; intensity; strength
【計】 intensity
【化】 strength
【醫】 intensity; strength
"斷點強度"作為工程材料學專業術語,其英文對應詞為"breakpoint strength",具體指材料在斷裂臨界點表現出的極限承載能力。該參數是評估材料抗斷裂性能的核心指标,在機械工程、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從材料力學角度分析,斷點強度包含兩個關鍵維度:一是斷裂韌性(fracture toughness),即材料抵抗裂紋擴展的能力,常用KIC表示;二是斷裂應力(fracture stress),即試樣斷裂時承受的真實應力值。二者關系可用公式表達為: $$ σf = frac{K{IC}}{sqrt{pi a}} $$ 其中σf代表斷裂應力,a為裂紋特征尺寸。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T 4161-2007《金屬材料平面應變斷裂韌度試驗方法》,斷點強度的測量需在标準試樣上預制疲勞裂紋,通過三點彎曲試驗或緊湊拉伸試驗獲取精确數據。測試結果須滿足平面應變條件,确保數據有效性。
該參數的工程應用價值體現在:①航空發動機葉片選型時要求斷裂韌性值≥60 MPa·m1/2;②橋梁支撐構件設計需計算最小斷裂應力阈值;③核電壓力容器需進行定期斷點強度檢測。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E399标準對此類測試方法有詳細規定。
在金屬材料領域,斷點強度與材料微觀結構密切相關。晶界強化、位錯強化等機制可顯著提升該參數值。例如納米晶鋁合金通過晶粒細化可使KIC值提高30%以上,該研究成果發表于《Acta Materialia》2019年第68卷。
“斷點強度”是材料力學中的術語,指材料在斷裂點(即發生物理分離的臨界狀态)時承受的應力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斷裂點
指材料在受力過程中發生斷裂的臨界狀态,此時應變達到最大值,材料無法繼續承載。根據材料性質不同,斷裂點對應的應力表現有差異:
強度
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包括抗拉、抗壓等類型。在斷裂點處,強度表現為材料斷裂瞬間的應力值。
主要用于材料性能測試(如拉伸試驗),評估工程材料的可靠性。
斷點強度是材料斷裂時的臨界應力值,其具體表現與材料類型(韌性/脆性)和測試條件密切相關。如需更完整的力學參數,可參考材料測試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