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imal magnetism; biomagnetism; od; odyl
“動物磁力”(animal magnetism)是18世紀由德國醫生弗朗茨·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提出的理論概念,指代一種假設存在于生物體内的無形能量流體。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定義為“一種被認為能通過磁場效應影響人類身心的自然力量”(來源:《牛津英語詞典》)。現代科學已否定其物理存在,但該詞在心理學和文學領域仍被借用,比喻個人魅力或群體吸引力。
從詞源學角度,該理論源于梅斯梅爾1781年發表的《動物磁力發現備忘錄》,認為這種“磁流”可通過治療師引導來調節人體健康。盡管後續實驗證明其缺乏科學依據(來源:法國科學院1784年調查報告),但該概念對催眠術發展産生了曆史影響,并衍生出隱喻義項,如“領導者展現的群體凝聚力”或“人際交往中的特殊吸引力”(來源: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需注意術語使用場景差異:在學術讨論中需明确其僞科學屬性,而在文學創作或日常語境中多取其象征意義。美國心理學會(APA)建議在專業文本中标注其曆史背景以避免歧義(來源:《APA格式指南》第7版)。
關于“動物磁力”的詞義解釋,綜合搜索結果信息如下:
基本定義
動物磁力(Animal Magnetism)是一個源自18世紀的曆史概念,由德國醫生弗朗茲·安東·麥斯提出。他認為生物體内存在一種類似磁場的無形能量(稱為“動物磁氣”),這種能量分布均衡與否會影響健康狀态。該理論曾被用于解釋催眠現象和人體超自然力量,但現代科學已證實其缺乏實證依據,屬于僞科學範疇。
曆史背景與演變
現代語境下的理解
該詞需結合語境區分曆史學說與比喻用法,科學領域建議使用更準确的術語(如“生物磁感應”)以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