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lavulanic acid
克拉維酸(Clavulanic acid)是臨床常用的一種β-内酰胺酶抑制劑,其英文名稱在《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中被标注為"clavulanic acid"。該化合物通過不可逆結合β-内酰胺酶活性位點,有效保護抗生素免受酶解破壞。
分子結構上,克拉維酸屬于氧青黴烷類化合物,其化學式為 $$C_8H_9NO_5$$,具有獨特的稠環結構。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Chem數據庫記載,該物質呈現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的物理形态,微溶于水(溶解度約3 mg/mL)。
在臨床應用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清單明确将克拉維酸鉀與阿莫西林的複方制劑列為重要抗菌組合。這種組合能顯著擴展抗菌譜,對産酶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體表現出協同作用。英國藥典第12版詳細規定了該物質的質量标準,包括效價測定需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純度要求不低于98.5%。
棒酸是抗生素領域中的專業術語,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棒酸是克拉維酸(Clavulanic Acid)的别稱,屬于β-内酰胺酶抑制劑類藥物,通過抑制細菌産生的β-内酰胺酶,增強其他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藥物類别
屬于不可逆競争型β-内酰胺酶抑制劑,與β-内酰胺酶結合後使其永久失活。這種作用覆蓋革蘭氏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杆菌)的多種酶類。
增效原理
克拉維酸本身抗菌活性微弱,但可保護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被酶分解,使原本耐藥的菌株恢複敏感性,最低抑菌濃度(MIC)降低數十倍。
如需更完整的化學結構或臨床研究數據,可參考權威藥典或微生物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