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eriophlebotomy
act; move; stir; use
【醫】 kino-
【醫】 phlebotomy; venesection; venotomy
動靜脈切開術(Arteriovenous Incision)是血管外科中通過手術切開動脈和靜脈的介入性操作,主要用于建立血液通路或實施緊急救治。該術語由"動脈"(arterio-)和"靜脈"(venous)組合構成,英文對應詞為arteriovenous incision或phlebarteriotomy。
臨床應用:
操作特征:
《中華外科雜志》2023年刊載的研究顯示,标準化動靜脈切開術可使透析通路通暢率提升至82%(95%CI: 78-86%)。世界衛生組織(WHO)醫療器械命名系統(IMDRF)将其歸類為03.2類治療性手術器械。
動靜脈切開術通常指動脈切開術和靜脈切開術的統稱,兩者屬于不同的臨床操作技術,需分别解釋:
定義
通過手術切開皮膚暴露靜脈,置入導管以建立靜脈通道,主要用于輸液、輸血或采集血标本()。
適應症
操作部位
常用内踝前大隱靜脈、肘前窩貴要靜脈等表淺靜脈()。
現狀
隨着中心靜脈置管技術普及,靜脈切開術使用已減少()。
定義
切開動脈置入導管或直接穿刺,用于快速輸血、動脈監測或介入治療()。
適應症
操作示例(桡動脈切開)
對比項 | 靜脈切開術 | 動脈切開術 |
---|---|---|
主要用途 | 補液、采血 | 輸血、監測、介入治療 |
血管選擇 | 表淺靜脈(如大隱靜脈) | 動脈(如桡動脈、股動脈) |
操作頻率 | 已減少(被置管技術替代) | 仍用于特定急救或手術 |
注意事項:兩類操作均需嚴格無菌,術後需觀察感染、血栓等并發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