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ddress sequence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與數字電路領域,"地址序列"(英語:Address Sequence)指由處理器或控制器生成的連續内存地址排列組合,用于實現數據存儲、讀取或傳輸的有序操作。該術語常見于内存管理單元(MMU)和總線協議規範中,其核心特征表現為線性遞增性或預設模式性。
根據IEEE 754浮點運算标準補充說明,地址序列的生成遵循二進制補碼規則,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A_n = A_0 + n times Delta $$ 其中$A_0$為起始地址,$Delta$為地址增量值,$n$為自然數序列。該公式被廣泛應用于動态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的刷新周期控制。
牛津大學出版社《計算機科學詞典》(第6版)特别指出,地址序列在直接内存訪問(DMA)技術中具有關鍵作用,通過預設地址偏移量實現大數據塊的高效搬運。典型的應用場景包括:圖形處理器顯存寫入、網絡數據包緩沖區管理以及實時信號采集系統。
中國國家标準GB/T 5271.12-2024《信息技術詞彙 第12部分:信息處理設備》将其定義為"由地址生成器按既定算法産生的邏輯地址排列",強調其與物理地址映射的區分。該标準同時列舉了循環冗餘校驗(CRC)在地址序列完整性驗證中的具體實施方法。
“地址序列”是一個技術性較強的術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來理解:
計算機領域
在計算機系統中,地址序列(Address Sequence)通常指内存或存儲設備中按順序排列的地址集合。例如:
網絡通信領域
根據網絡編程相關内容,地址序列可能涉及網絡數據傳輸中的地址排列邏輯,例如:
傳統語義延伸
廣義上也可指地址的連續排列形式,如通信地址的層級結構(國家→省→市→街道),但此用法較少見。
注意:該詞多用于技術文檔或特定專業場景,日常交流中更常用“地址列表”“地址順序”等表述。若涉及具體技術實現(如内存管理、網絡協議),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