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多鹵代烴英文解釋翻譯、多鹵代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olyhalohydrocarbon

分詞翻譯:

多的英語翻譯:

excessive; many; more; much; multi-
【計】 multi
【醫】 multi-; pleio-; pleo-; pluri-; poly-

鹵代烴的英語翻譯:

【化】 halohydrocarbon

專業解析

多鹵代烴(Polyhalogenated Hydrocarbons)是指烴分子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氫原子被鹵素原子(氟、氯、溴、碘)取代後形成的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在有機化學、工業應用和環境科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核心定義與結構特征

  1. 漢英術語對照

    • 中文:多鹵代烴
    • 英文:Poly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化學名詞》

  2. 結構特點

    分子通式為 ( ce{C_nH_mX_k} )(( X = F, Cl, Br, I );( k geq 2 )),其性質取決于鹵素種類、數量及取代位置。例如:

    • 四氯化碳(Tetrachloromethane):( ce{CCl4} )
    • 氟利昂-12(Freon-12):( ce{CF2Cl2} )

二、分類與典型化合物

分類依據 代表物質 應用領域
全鹵代烴 四氯乙烯(( ce{C2Cl4} )) 幹洗溶劑、脫脂劑
混合鹵代烴 哈龍1301(( ce{CF3Br} )) 滅火系統
芳香族多鹵代烴 六氯苯(( ce{C6Cl6} )) 農藥(已禁用)

三、性質與環境影響

  1. 化學穩定性

    高鹵代比例導緻C-X鍵能增強,難被生物降解,如多氯聯苯(PCBs)在環境中可殘留數十年。

  2. 生物累積性

    脂溶性使其通過食物鍊富集,典型代表二噁英(PCDD/Fs)的毒性當量可達氰化鉀的1000倍。

  3. 臭氧層破壞機制

    含氯/溴鹵代烴在平流層光解釋放鹵素自由基,催化臭氧分解:

    $$ ce{Cl cdot + O3 -> ClO cdot + O2} ce{ClO cdot + O -> Cl cdot + O2} $$

    來源:世界氣象組織《臭氧損耗科學評估報告》

四、權威參考資料

  1. 命名規範

    IUPAC《有機化學命名規則》明确多鹵代烴的命名優先級順序(氟>氯>溴>碘)。

  2. 環境标準

    《斯德哥爾摩公約》将九類多鹵代烴(如PCBs、PCDD/Fs)列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控清單。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本文引用來源基于以下權威文獻:

  1. 《化學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2. UNEP《全球化學品展望》
  3.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4. 《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正文附件

網絡擴展解釋

多鹵代烴是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鹵素原子(如氯、溴、碘等)的鹵代烴類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分類

  1. 多鹵代芳烴
    烴基中含有芳環結構(如苯環),例如殺蟲劑DDT(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2. 多鹵代脂肪烴
    烴基為脂肪鍊結構,不含芳環,如二氯甲烷(CH₂Cl₂)、四氯化碳(CCl₄)等。

二、應用

  1. 溶劑與工業用途
    低級多鹵代烷(如二氯甲烷、氯仿)是常見的非質子性有機溶劑,廣泛用于化工和實驗室。
  2. 滅火與阻燃
    四氯化碳、四溴乙烷等因不易燃且能抑制燃燒,曾用作滅火劑和阻燃劑。
  3. 制冷劑
    部分多氯代烷(如氟利昂類化合物)曾用于冰箱和空調的制冷系統。
  4. 農藥
    多鹵代芳烴中的DDT曾是重要的殺蟲劑,後因環境問題被限制使用。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化學性質,可參考化學教材或專業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