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uropean main port
歐洲主要港口漢英對照及術語解析
鹿特丹港(Port of Rotterdam) 歐洲最大深水港,位于荷蘭北海入海口,年吞吐量4.67億噸(2023年數據)。核心功能包含大宗散貨轉運、集裝箱樞紐和石油精煉中心。其英文術語"Europoort"特指該港的石油化工專區(來源:鹿特丹港務局年報)。
漢堡港(Port of Hamburg) 德語稱"Hafen Hamburg",作為德國"通往世界的門戶",擁有4個專業化集裝箱碼頭。特有的"Speicherstadt"(倉庫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産名錄(來源:漢堡市政府港口發展白皮書)。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Port of Antwerp-Bruges) 2022年合并後的聯合港口,比利時語稱"Haven van Antwerpen-Brugge",以化學品處理(年處理2,700萬噸)和汽車滾裝業務著稱。其潮汐調節系統"Bassin Bonaparte"體現獨特水文工程技術(來源:比利時聯邦交通部海事年鑒)。
費利克斯托港(Port of Felixstowe) 英國最大集裝箱港,處理全英40%集裝箱貨運。術語"Lo/Lo"(Lift-on/Lift-off)指其岸橋作業方式,與"Ro/Ro"(滾裝船)形成操作對比(來源:英國海事管理局統計報告)。
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 Port) 希臘語Πειραιάς,中遠集團運營的地中海樞紐,連接亞歐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節點。其"Railway-Ocean"聯運模式實現72小時中歐貨櫃直達(來源:歐盟運輸網絡研究報告)。
“歐洲主要港口”通常指在歐洲航運網絡中具有核心地位、貨物吞吐量大且承擔重要物流樞紐功能的港口。這些港口是國際船公司最常挂靠的節點,也是連接歐洲與其他大洲貿易的關鍵門戶。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港概念
航運業将歐洲基本港定義為船公司最常停靠的港口,貨物在此中轉至其他港口或内陸點。這類港口通常具備完善的裝卸設施、高效的物流網絡及廣闊的腹地覆蓋。
戰略地位
主要港口多位于重要河流入海口或國際航道交彙處,例如鹿特丹港(萊茵河與馬斯河交彙)和漢堡港(易北河下遊),這類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洲際貿易的核心樞紐。
根據高權威性資料,以下為歐洲最具代表性的6個主要港口(按重要性排序):
港口名稱 | 所屬國家 | 核心特點 |
---|---|---|
鹿特丹港 | 荷蘭 | 歐洲第一大港,全球最大集裝箱港之一,承擔中國對歐貿易40%的貨物。 |
漢堡港 | 德國 | 歐洲第二大港,化工品運輸核心樞紐,綠色能源技術覆蓋率達80%。 |
安特衛普港 | 比利時 | 比利時最大海港,年貨物吞吐量近2億噸,以石油、木材和煤炭運輸為主。 |
勒阿弗爾港 | 法國 | 法國最大集裝箱港,設備先進,最大起重能力達200噸。 |
費利克斯托港 | 英國 | 英國最大集裝箱港,連接北歐與美洲航線的重要中轉站。 |
不萊梅哈芬港 | 德國 | 德國第二大港,以汽車和機械運輸著稱,近年複蘇顯著。 |
如需查看完整港口列表或更詳細數據,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6)。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