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antharis vesicatoria De Geer.
歐芫青(學名:Lytta vesicatoria)是芫青科(Meloidae)昆蟲的一種,英文通稱Spanish fly或European blister beetle。該物種主要分布于歐洲南部及地中海地區,其成蟲體長約15-20毫米,通體呈金屬綠色或藍綠色,具有顯著光澤感。其體内含有斑蝥素(Cantharidin),化學式為$C{10}H{12}O_{4}$,該化合物具有強烈刺激性,曆史上曾被用作發泡劑和局部刺激藥物。
在傳統醫學中,歐芫青曾作為催情劑被誤用,但因毒性強烈,現代藥典已嚴格限制其使用。據《歐洲藥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記載,斑蝥素的緻死劑量僅為10-60毫克,誤食可能導緻腎衰竭或消化道出血。昆蟲分類學著作《世界芫青科圖鑒》指出,該物種常栖息于椴樹、白蠟樹等植物上,幼蟲階段寄生于蜂類巢穴,屬于典型的複變态昆蟲。
“歐芫青”是一個與中藥相關的昆蟲名稱,其含義和背景需結合多源信息綜合分析:
基本釋義
拼音為ōu yuán qīng,對應英文名Cantharis vesicatoria De Geer,屬于芫青科昆蟲的學名,與“芫青”(青娘子)為同類物種,可能因地域或文獻差異添加了“歐”字前綴。
中藥特性
芫青在《本草綱目》等文獻中被記載為有毒昆蟲,主治蠱毒、風疰、堕胎等症,常與斑蝥并列使用,但毒性更強。其外形特征為青綠色背部帶黃紋,尖喙,多栖息于芫花植物上,采集需特殊處理以去毒。
使用注意
因含強烈毒性,傳統用法需去頭、足、翅翼,并以糯米炒制或懸挂處理以減毒。現代臨床已較少使用,需嚴格遵循專業指導。
名稱疑問
現有資料中“芫青”多指本土昆蟲,“歐”字可能為音譯或學名關聯詞,但具體來源暫無權威解釋,可能涉及翻譯或文獻記載差異。
“歐芫青”應視為芫青的學名或變體稱呼,核心信息指向傳統藥用昆蟲,需注意其毒性及用法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