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泥質格岩英文解釋翻譯、泥質格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argillaceous slate

分詞翻譯:

泥的英語翻譯:

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 mire; mud; slob
【化】 mud
【醫】 pelo-

質的英語翻譯:

character; matter; nature; pawn; pledge; quality; question; ******
【醫】 mass; massa; quality; substance; substantia
【經】 guilder

格的英語翻譯: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岩的英語翻譯:

cliff; crag; rock
【醫】 petrosa; rock

專業解析

泥質格岩(Argillaceous Gritstone)是沉積岩中一種特殊的碎屑岩類型,其名稱由漢語"泥質"(argillaceous)與"格岩"(gritstone)組合而成。該術語在《英漢地質學詞典》(2019年版)中被定義為:由粒徑0.1-2毫米的棱角狀石英顆粒與黏土礦物(含量>15%)膠結形成的粗粒碎屑岩。

從岩石學特征分析,泥質格岩具有以下典型屬性:

  1. 碎屑組分:以棱角-次棱角狀石英顆粒為主(含量50-70%),含少量長石及岩屑
  2. 填隙物:高嶺石、伊利石等黏土礦物構成基質(15-30%),碳酸鹽或矽質膠結
  3. 沉積構造:常見平行層理和沖刷構造,反映較強水動力條件下的快速堆積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沉積岩分類手冊》(2022),該岩石多形成于河流三角洲前緣或濱淺海環境,可作為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标志層。在工程地質領域,其特殊的"砂-泥"二元結構可能導緻差異風化,這一特性已被收錄于《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 50021-2020附錄C。

網絡擴展解釋

用戶提到的“泥質格岩”可能是“泥質岩”或“泥質結構岩”的筆誤。根據地質學資料,正确的術語應為泥質岩(又稱粘土岩),以下是詳細解釋:


泥質岩的定義與組成

  1. 基本定義
    泥質岩是由粒徑小于0.0039毫米(或0.005毫米,不同文獻标準略有差異)的細碎屑顆粒占50%以上,并富含粘土礦物的沉積岩。根據固結程度不同,疏松的稱為粘土,固結的則分為泥岩和頁岩。

  2. 礦物組成

    • 主要成分:以粘土礦物(如高嶺石、蒙脫石、伊利石)為主。
    • 次要成分:包括石英、長石碎屑,以及鐵、錳氧化物、碳酸鹽等自生礦物。

分類與結構特征

  1. 分類
    按結構和成分可分為:

    • 粘土岩:未固結或弱固結的疏松沉積物。
    • 泥岩:固結但無層理。
    • 頁岩:固結且具薄層狀或頁片狀結構。
  2. 典型結構

    • 泥質結構:顆粒細小(<4微米),質地均一。
    • 鲕粒/豆粒結構:粘土礦物圍繞核心凝聚形成,常見于膠體成因的泥質岩。
    • 同生礫屑結構:未完全固結時受沖刷再膠結形成。

分布與地質意義


可能的誤解說明

“泥質格岩”并非标準術語,推測為“泥質岩”或“泥質結構岩”的誤寫。若需進一步了解特定類型(如含特殊構造的泥質岩),建議結合具體地質文獻或案例補充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