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結熱(英文:Heat of Condensation)是熱力學中描述物質從氣态轉變為液态時釋放的潛熱現象。其定義為:在恒定溫度下,單位質量的氣态物質完全凝結為同溫度液态所釋放的能量。這一概念與蒸發熱(Heat of Vaporization)互為逆過程,數值相等但方向相反。
根據《漢英綜合大詞典》的術語對照,凝結熱對應的英文表述包含兩種形式:一是"latent heat of condensation",強調相變過程的能量屬性;二是"condensation enthalpy",常用于工程熱力學計算場景。在标準大氣壓下,水的凝結熱約為2260千焦/千克,這一數據被廣泛應用于氣象學中的降水計算和工業冷凝器設計。
數學表達上,凝結熱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Q = mL $$ 其中$Q$為釋放的總熱量,$m$為物質質量,$L$為凝結潛熱系數。該公式源于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相變過程中的特殊應用,可參考《工程熱力學基礎》第三章内容。
凝結熱是指單位質量的物質從氣态(蒸汽)轉變為同溫度的液态時釋放的熱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公式 凝結熱屬于相變潛熱的一種,其數值等于同溫度下該物質的汽化熱。計算公式為: $$ Q = L cdot m $$ 其中$L$為凝結熱(單位:J/kg),$m$為物質質量。
數值特點
相變過程 當蒸汽遇冷時,分子動能降低,分子間作用力使其從無序氣态變為有序液态,過程中釋放熱量。溫度需保持在物質沸點對應的凝結溫度。
應用領域 常見于熱力發電(蒸汽輪機冷凝)、制冷系統(冷媒液化)等工程領域。
注:凝結熱與凝固熱不同,後者指液态轉固态(如結冰)的熱量變化,兩者屬于不同相變類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