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son; bosons
玻色子(Boson)是量子力學中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一類基本粒子,其自旋量子數為整數(0, 1, 2…)。這類粒子由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共同提出的理論命名,是構成物質和傳遞基本相互作用力的核心載體。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确認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這一發現完善了粒子物理标準模型的理論框架。玻色子的研究對量子計算、低溫物理和宇宙學模型具有深遠影響。
玻色子是量子力學中的一類基本粒子,其核心特征和意義可總結如下:
自旋特性
玻色子的自旋為整數(如0、1、2等),與費米子(自旋為半整數,如1/2、3/2)形成對比。這一特性決定了它們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即多個全同玻色子可占據同一量子态,且交換粒子時波函數保持對稱性。
統計行為
玻色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允許大量粒子聚集于同一能級。這一特性在低溫下會導緻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形成宏觀量子态。
基本玻色子
複合玻色子
玻色子以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命名。他與愛因斯坦共同提出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用于解釋光子行為,後推廣至其他粒子。
玻色子是力的傳遞者和特殊物态的關鍵。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粒子的作用機制,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