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verse Polish representation
逆波蘭表示法(Reverse Polish Notation,RPN)是一種數學表達式的書寫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将運算符置于操作數之後。該表示法由波蘭邏輯學家揚·武卡謝維奇于1920年提出,最初稱為“後綴表示法”。相較于傳統的中綴表達式(如"3 + 4"),逆波蘭表示法通過消除括號和優先級歧義,顯著提升了計算機運算效率。
在計算機科學中,逆波蘭式通過棧結構實現運算:
此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為$O(n)$,空間複雜度為$O(n)$。
(注:具體文獻鍊接因平台要求省略,可通過檢索文獻名稱在權威學術數據庫獲取原文)
逆波蘭表示法(Reverse Polish Notation,RPN),又稱後綴表達式,是一種數學表達式的書寫方式,其核心特點是操作符置于操作數之後。這種表示法由波蘭邏輯學家揚·盧卡西維茨(Jan Łukasiewicz)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最初用于簡化邏輯運算,後因其高效性被計算機科學領域廣泛采用。
無括號要求
逆波蘭式通過操作符的位置隱式确定運算順序,無需使用括號。例如:
(3 + 4) * 5
對應的逆波蘭式為 3 4 + 5 *
。5 - 3 / (2 + 1)
對應的逆波蘭式為 5 3 2 1 + / -
。基于棧的計算
逆波蘭式的計算依賴棧結構:
3 4 + 5 *
的步驟為:3
、4
入棧 → 遇到+
→ 彈出3
和4
相加得7
→ 7
入棧 → 5
入棧 → 遇到*
→ 彈出7
和5
相乘得35
。計算高效
計算機可直接按順序處理表達式,無需考慮優先級和括號,適合編譯器和計算機實現。
曆史應用
避免歧義
中綴表達式需處理運算符優先級(如乘除優先于加減),而逆波蘭式通過操作符位置明确順序。
複雜表達式轉換
中綴表達式 (1 + 2) * (3 + 4)
轉換為逆波蘭式:1 2 + 3 4 + *
。
計算過程:依次執行加法後再相乘,結果為21
。
函數表達式
中綴表達式 sin(45 + 2)
的逆波蘭式為 45 2 + sin
,體現函數參數的後置特性。
逆波蘭表示法通過簡潔的語法規則和棧的高效操作,解決了傳統表達式中的複雜性問題,至今仍在特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